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文综 > 高考文综辅导 > 正文

2013年高考备考:走出文综复习的四大误区

来源:考试吧 2013-3-3 17:35:27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2013年高考备考,有关于文综的复习策略,考生要走出以下四大误区。

  误区之三: 疏于应试能力,冷淡热点

  新的考试模式带来了新的考试要求,需要考生寻找新的学习和应试的方法。而有同学跟不上形势,老方法对新高考,结果是出力不讨好,事倍功半。

  结合近几年的综合考试,考生在复习中应做到:①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贯通,切忌死记硬背,千万不能因为时间紧、内容多,而对知识囫囵吞枣、一知半解。②要培养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要灵活把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注重全方位多角度理解知识。③练习要精选,内容要恰当,试题要注意筛选,切忌再用题海战术浪费宝贵时间。④试题的答案要“准”、要“精”。要多研究综合能力考试的性质、目标、和要求,特别是高考综合试题的评分标准。因为综合试题的标准答案无论是在答题的层次、逻辑关系,还是在答案文字的数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⑤要精心研究综合考试标准答案中的“加分规定”,在平时的考试中要尽量向综合题的标准答案*拢,要培养自己求新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复习中应以社会重大时政热点为中心,去多角度、多层次地寻找与其相关的知识点,以便对此热点事件分析说明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思路。高考涉及的时政热点范围广、内容多,要掌握和利用每一个时政热点是不可能的。所以,选准时政热点是有效利用时政、有针对性地备考的前提。同学们应掌握哪些时政热点呢?

  首先,有三条标准可供参考:一是能体现国家意志又被老百姓普遍关注的大事和热点。文综测试以问题为核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现实中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因而我们应关注西部大开发、反腐败与党的建设问题、“三农”问题、经济结构调整和党的领导,等等。二是带有战略性的事关人类社会未来的新价值观,如可持续发展战略、创新精神、和平与发展主题、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发展观,等等。三是既是社会热点又与历史、地理知识联系密切的时政热点,这样的热点容易形成大综合题。如与对外开放、国家主权、经济结构调整、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等相关的热点问题。同时体现以上三条中两三条的,即社会热点、教材知识与政史地知识的结合点,就是我们应重点关注的时政热点。

  其次,热点取材时间周期要长些,不能局限于一年。我们不仅要关注一年内与教材知识结合紧密的时政热点,更应关注那些长效的、事关我们的生存环境和国计民生的有重大影响的持续性热点。

  最后,选取时政的地域应以国内为主。文综测试越来越偏重于国内热点问题的考查,特别是国内一些持续性热点,而国际热点考查较少,这反映了“以我为主”的原则。

  误区之四:盲目追逐综合训练,猜题押题

  有些同学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文科综合存在恐慌和忧虑心理,认为综合科目的满分为300分,每小题分值很高,于是就把目光放在“X”上,过早进行跨学科交*渗透,在高三上学期就进行综合科目的模拟测试。或者买来几套文科综合模拟试题,搞题海战术,侥幸碰上原题。这一误区造成考生由于未打好扎实的基础,忽视建构学科知识体系,从而严重影响考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文综复习切忌题海战术,多做题不如巧做题。综合考试题量少、分值大,做再多的题也很难碰上高考题。平时学习中一定要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再适当做题,做题的目的不是押题,而是练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多练习一些典型的题、角度新颖的题,三科知识联系比较紧密的题。通过练题提高自己的审题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结合知识答题能力,等等。特别是到了高三后半学期,卷子如山,来自各地的题很多,必须有选择的做题。这样既能节省学习的时间,又能提高学习效率。应该舍得放弃,舍弃单纯知识性排列的题、太难太偏的题,要选择有新意的题,与现实联系紧密的题,三科知识结合比较自然的题。

  这个热点会考,那个热点不考,这是错误的想法。它会误导复习的方向,影响高考的结果。其实,文综测试一直在想方设法反猜题押题。我们在备考中利用热点不是为了猜中多少高考题目,而是为了锻炼打好扎实的基础,培养过硬的能力。扎实的基础和过硬的能力是高考取胜的法宝。文综复习同样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由易到难、由点到面,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文综学习能力和应试能力。适当做些精要的习题并注意有利于我们形成解题新思路、新角度、新视点和新方法。练习要以学科内综合为主,适度进行跨学科综合训练。练习要注重创新性。

上一页  1 2 

  编辑推荐:

  2013年高考大事件月历 高考每月事项早知道

  2013高考攻略:4种不同类型考生的高考复习策略

  名师指导:2013高考如何拿下80%的分数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wei-l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