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考动态 > 正文

2013年艺考接近尾声 考生多想当明星不想当艺术家

来源:考试吧 2013-3-4 18:44:06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2013年艺考接近尾声,考生报考目的多不符合院校招聘目的。

  他们是一群自称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人;他们拿着报名表奔波于大院小校;他们在每年的二月末三月初有人欢喜有人忧;他们尚未跨进象牙塔却已身浸现实,屡屡低头、妥协,最终让梦想成为“口上谈兵”。

  日前,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微博 招生办)等院校的艺考渐进尾声,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们在紧张、激动、疑惑、兴奋到失落中又将回到梦想的出发点重新开始各自的生活。

  记者通过两天来在上海戏剧学院的初试考场采访老师和考生,加之五年以来对艺考的采访报道,发现了艺考之变。无论是院校考试要求之变,还是考生心态之变,都让人隐隐感到梦想的力量越来越轻。

  梦之迷茫

  海投

  老师口述:“经常有考生要求换时间,其实他们对自身定位不是很清楚。”

  参加艺考的学生越来越多,各个省的艺考人数都在不断增加,但是艺考院校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招生名额并没有太多增长,以至于艺考成了比高考(微博)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状。不过,不同于高考填报志愿的严格要求,艺考对考生填报学校方面并没有任何限制。只要时间允许,一个考生大可以考遍所有的艺术类院校,成为“考霸”。于是,海投便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本报记者早在前年就采写过关于艺考生一人报名多家学校,结果考试也要赶来赶去抢时间,反而让表现质量堪忧。这一情况在今年变得愈加普遍,几乎每个考生都是“身经百战”,报名十几所学校不稀奇。

  有个学生,从青岛考试,一路考到北京,又来上戏参加考试,她说自己大概考了17所大大小小的艺术院校,“多考一点,总有一个能进吧。”抱着这样想法的考生比比皆是。

  接受本报问卷调查时,被问及海投了多少所学校时,六成以上的考生都是考了很多所的,几乎很少学生是只考了上戏一家的,而仅有的几个只报考了上戏一所学校的考生,给出的理由都是图方便、随便考一下,“因为我爸妈也不支持,我自己也没什么把握,不想大费周章地从上海去外地考试,所以就随便考一个上戏。”

  对于考生的海投,老师的态度有所不同。上戏招生与毕业就业工作办公室主任徐咏直言,海投其实是考生对自身定位不是很清楚的原因,“一下子报七八个专业,或者很多学校的学生很多。”

  她更是向记者透露,上戏在北京招生时,经常遇到要换时间的考生,“因为北京学校比较多一点,中戏、北电、中传、我们上戏,而且我们上戏的播音系是比较出名的,报考的人很多,有的考生时间冲突但是不想错过,就来和我们商量。”她说,有时候和几个老师还开玩笑说,索性几大艺术院校在一个考场一起考算了,各取所需。

  足见,时间冲突是常态。上戏副院长黄昌勇教授也坦言,学生海投他可以理解,“每个学校对考生的要求不同,有的考生可能不适合中戏,但是适合北电,这都有可能,所以我还是支持的。”

  不过,他并不建议给考试时间冲突的考生换时间,他透露,上戏今年取消了现场报名,所有报名付费都是在网上完成,这也是为了给“变换考试时间上一道枷锁”,他还是希望学生能对自己有一个了解,适合怎样的学校和专业,而不是追梦追得如此迷茫。

  梦之脆弱

  放弃

  考生口述:“我就是喜欢,所以来试试,考不上就好好高考听父母的安排。”

  刚走进考场,记者就看到一个外形看起来清纯干净的女生,一个人坐在考场外的长凳上候场。户外气温大概只有零度,她很瘦,有些瑟瑟发抖,面色看起来有点沉重。

  记者上前询问,怎么一个人来考试,没有朋友或者父母陪同。这位女生坦言:“我父母不支持我,不让我学,但是我自己很喜欢播音,所以就来试试看。”那么,如果没有考上呢?还会坚持吗?明年会仍然来考吗?女生几乎没有经过思考就脱口而出:“不会。如果没有考上,就听父母的在六月份参加高考,随便上一所大学,我的文科成绩大概勉强能上二本吧。”

  这不是唯一一个随随便便就可能放弃梦想的考生,记者在上戏初试现场追问了不少前来参加考试的学生,他们大多表示,就是来试一下,不行就继续高考上其他学校。

  徐咏也直言:“感觉现在的考生理性了很多。”少了前些年考生的冲劲和执着。黄昌勇教授也感慨:“现在的考生心态成熟了。”他们更懂得向现实屈服,也不再为梦想而“浪费青春”了。

  有一位来自重庆的姓李的考生,也是个女孩,大大咧咧的性格让她和记者的交谈也格外直白。她说,自己学了四年的表演,是中戏毕业的老师给她上的课,也上过几个月培训班,前后大概花去30万元,而她的追梦之路也一直在不断的放弃中进行。

  “其实我学了十几年的舞蹈,最开始是想考北京舞蹈学院的,但是家人都劝我说,人家都是很专业的人去考的,我肯定不行。然后四年前开始我转而想考表演。”她在北京报名了五六个学校,都没能通过初试,然后来上海参加上戏考试。

  记者追问万一还是不通过怎么办?李考生的回答依旧很轻松:“我父母是做生意的,所以条件还可以,他们希望我进他们的公司去上班。”这,又听到了梦被丢掉破碎的声音。

  梦之肤浅

  当星

  院长口述:“现在的考生太多明星意识,但我们想培养的是艺术家。”

  你想当明星吗?你想出名吗?大概很多艺考考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尽管有考生和家长对记者直言:“我家孩子文化科不好,所以就想来艺考,至少能有张大学文凭,这样也方便以后找工作,当明星什么的就别想了。”但考生对记者坦言,谁考表演系不想出名?谁考播音主持系不是为了将来能当上主持人,“难道我想像很多播音主持系出来的人那样去当婚礼司仪吗?”他们,都想出名。

  然而,这样的想法在黄昌勇教授看来略显肤浅,“现在的考生太多明星意识,都想当明星,想着考上表演系就能出名,但是我们学校更想培养的是艺术家。”

  编辑推荐:

  2013年高考大事件月历 高考每月事项早知道

  2013高考攻略:4种不同类型考生的高考复习策略

  名师指导:2013高考如何拿下80%的分数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wei-l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