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
153.海晏清河:沧海波平,黄河水清。比喻天下太平。晏:平静。
154.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
155.含垢忍辱:忍受耻辱。(正:耻辱;误:污垢)
156.含英咀华:咀:咀嚼;英、华:花朵。把花朵含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欣赏、领会诗文的精华。使用时注意本词领会的对象。
157.邯郸学步:到邯郸学人家迈步走路。比喻生硬地模仿,不但学不到人家的本领,反而连自己固有的长处也丢掉了。
158.汗马功劳: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159.汗牛充栋:只形容藏书很多,不用于其他事物。
160.沆瀣一气:比喻气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沆瀣:夜间的水气。
161.毫发不爽:形容丝毫不差。(正:差失;误:爽快)
162.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不能误用作贬义。
163.皓首穷经:钻研经典一直到老。皓首:白头。穷:尽,到极点。
164.河东狮吼:不是河东的狮子大叫,它是指厉害的妇人,用来嘲笑怕老婆的男人。
165.涸辙之鲋:干困在车辙沟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涸:水干。
166.鸿篇巨制:形容工程大,功夫深的著作。(作主语、宾语、兼语;形容篇幅长的作品)
167.烘云托月:原指一种画月亮的传统手法。后比喻从侧面渲染以显示或突出主体。(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文学艺术等方面)
168.怙恶不悛:怙:依靠;悛: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169.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兼语式;作谓语、定语)
170.华而不实:只开花不结果。(正:开花;误:华丽)
171.怀瑾握瑜:瑾;瑜:美玉。比喻人具有纯洁而美好的品德。
172.涣然冰释:像冰块遇热,一下子就融解了。比喻疑虑、误会很快消除。
173.讳莫如深:事情重大,因而隐瞒不报。(正:隐瞒;误:忌讳)
174.绘声绘色:形容描写生动逼真,常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
175.挥洒自如: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176.火中取栗:比喻为别人冒险,白吃苦头,自己却得不到好处。
177.祸起萧墙: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编辑推荐:
·2021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试题分析 (2021-6-8 17:55:18)
·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全国乙卷) (2021-6-8 11:20:55)
·2021年高考语文解析:四个关键词解析语文卷 (2021-6-8 11:08:59)
·2021年高考语文试卷释放哪些改革信号 (2021-6-8 10:51:17)
·2021高考语文试题:春风化雨 讲述高考育人故事 (2021-6-8 10:23:22)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