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考动态 > 正文

高考评论:异地高考前景可能“一团糟”

来源:考试吧 2013-3-20 10:15:43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高考评论:异地高考前景可能“一团糟”。

  至2012年底,全国已有27个省、市、自治区出台了异地高考方案。但在北京等一线城市,非本地户籍的家长们仍在为孩子的高考权利奔走呐喊。异地高考方案为何让人不满意?

  2013年3月18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2013年中国教育蓝皮书》(下称《蓝皮书》)。《蓝皮书》的分报告《异地高考破冰前行》认为,当前“异地高考”的政策方向存在两大问题,报告撰写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更直言政策前景将会“一团糟”,而解决方案,只有彻底的高考改革。

  2012年8月底,教育部等部委出台《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下称《意见》),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因地制宜”地制定异地高考方案。

  报告梳理,当前出台的政策有四类:

  其一是北京的高门槛的“过渡方案”,要求学生家长在京有六年合法稳定的职业、连续六年缴纳社保,持有有效的居住证明,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孩子则需有本市学籍,且连续就读高中三年。

  其二是以上海、广东为代表,通过建立居住证政策、积分入户推行“异地高考”。

  其三是黑龙江、浙江、江苏等省的政策,以随迁子女的学籍为主,同时对家长的工作、居住所提出一定要求。

  其四是以江西为代表,最宽松、最低门槛的政策,只对学籍提出要求,不问父母的职业、住所、社保情况。

  对这四类政策,舆论并不买单:门槛条件过低,开放程度大,导致户籍人口反对;门槛条件过高,开放程度低,则根本解决不了随迁子女的“异地高考”问题。

  究其根本原因,熊丙奇认为,《意见》试图在现有高考框架下,将解决问题的权限交给地方,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本。

  熊丙奇指出,“异地高考”的根本问题在于分省按计划集中录取的体制。此种体制下区域间的不公凸显。例如北京上海的“一本”录取率可达到25%以上,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5%。因而,面对本地的实际高考利益,在高考指标调整、省级协调方面能力有限的地方政府,很难有多大作为。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终思路,熊丙奇认为是打破“分省定额、集中录取”制度,实行全国基于统一测试的高校完全自主招生。而这也与《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的改革思路完全吻合。熊丙奇强调,若不进行彻底改革,异地高考问题将会“一团糟”。

  编辑推荐:

  2013年高考大纲考试说明汇总(新课标)

  2013年高考英语语法复习汇总

  2013年高考地理区域复习指导汇总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wei-l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