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离高考仅剩近1个月的时间,如何利用好这一个月有效提高分数成为众多考生和家长关注的问题。就此,记者采访了经验丰富的唐山一中高三教师,请他们为考生支招。
“大部分考生不是因为难题不会做而落榜,而是该得的分数(基础知识)得不到,而失去了上一本或二本的机会。依此类推,我们无论要考哪个层次的学校,基础知识都不容忽视。”老师指出,很多曾经的高考状元对学弟、学妹的建议几乎都不是分分必争,而是一定要注重基础,包括他们自己高考中丢失的那几分,常常没有出在压轴儿题上,倒是出在了基础题上。因此,无论什么层次的学生必须要有一个回归教材的阶段,同时利用这个时间段来调整考前状态。
借助旧卷来查漏是一个很好的复习方法。模拟考试、强化练习当中考生们做了很多卷子,挑选出质量较高的卷子,重新整理。通过整理旧卷,将题目分类,归纳出规律性、系统性的东西,把握好常见的题型,搞清楚常见的解法。旧卷里做错的、没思路的地方就是“漏洞”,要把平时学习中不是主干知识、但肯定是考试范围内的这部分知识漏洞补上。
5月份做题的频率应逐渐降低,但要坚持每天做题,保持手感。做完题后要尽量争取面批的机会,因为老师针对你解题情况的个性化点评,往往能使你事半功倍。
高考复习过程中,心态的调整很关键,越临近最后,越要淡定从容。许多同学、家长都很看重模拟考试的成绩。老师指出,考生千万不要被所谓的“一模考试好,高考就好”等心理绊住手脚。实际上,单凭一两次的考试就下结论、甚至夸大问题并不利于复习备考。境由心生,考生要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此外,适当放松也是必要的,还要注意放慢生活节奏,调整生物钟。虽然时间紧迫,但仍需保证每天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体育锻炼也不可少,劳逸结合更有利于提高效率。考前最后一周,应注意调整生物钟,生活起居、复习时间等尽量与高考接轨。考前三天,最好每门学科各做一套模拟题,培养一下高考的感觉,但不必过于忙碌,因为题目是做不完的。此外,要遵循自己的复习节奏,尽量不受别人影响,不要总是患得患失。
编辑推荐:
·后高考时代!考生和家长谨防这些骗局 (2021-6-23 19:48:22)
·2021高考成绩达不到这个分数 冲刺一本大学有点悬 (2021-6-11 10:08:06)
·2021高考今将全部落幕 考后要注意这些信息! (2021-6-10 9:28:02)
·2021高考报名人数:河南第一 四川是江苏2倍 重庆超京沪 (2021-6-10 9:06:14)
·2021年高考结束后 我们最应该做什么? (2021-6-9 17:07:46)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