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探营
紧张备考不忘锻炼
最后的冲刺阶段,记者走访广州各大学校的高三年级发现,学生们都沉浸在紧张的备考状态中。尽管时间紧迫,但考生们普遍十分“淡定”,并没有出现类似于去年有学校集体“打吊瓶”的极端现象。
在广东实验中学,早在考前10天左右便进入停课复习阶段。记者在该校看到,高三课室内外,挂满了励志的标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学生们的书桌上堆满复习资料,甚至连过道都被装满书籍的箱子占满。教室墙壁上贴满了各种备考提醒,如高考背诵篇目默写过关表、作息时间表等。
高三学生小李告诉记者,这一个月来,作息时间并没有特意调整:早上6时30分起床一直到晚上10时晚自习结束睡觉。“紧张的时候会听听音乐,看看英语短片调节下,放学了还会花半小时左右去跑跑步打打球。”
在记者进出校门期间,还遇到了有来校送汤送衣服的高三学生家长。“学校伙食很好,汤水也挺足的,有时就是想借机来看看孩子的状态。”家长冯女士说,为了不分心,住宿的女儿已经两个星期没有回家。
而在华师附中,各科老师专门为学生编写了名曰“临门一脚”的习题卷:历次大考小测的重点难点易错点都归纳其中,还有高考的模拟仿真题等。此外,学校也会要求学生在每天放学后离开教室,做20—30分钟的运动。
该校高三级级长李思灯建议考生在最后这4天中,首先要调整好作息时间,尤其要与高考时间“对接”,绝不能熬夜。而对于复习,应该立足自己的薄弱环节,回归课本,但不要刻意改变自己的做题习惯。
■过来人说考前不要故意早睡
高考临近勾起了不少过来人的回忆。作为去年的高分考生,清华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大一学生周常凯与记者分享了他考前一周的备考心得。
去年的这个时候,在华师附中晚自习后的操场上总能看见一群高三学生在跑步或者散步,周常凯也是其中的一员。在周常凯看来,考前保持身心的积极尤其重要,其中运动、读自己喜欢的书和聊天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当年在校住宿的他,对备考期间的那段“非学习时间”尤为眷恋。“感觉考前的那几天,我们宿舍的感情都升华了!”周常凯说,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室友们都会聊些轻松的话题,还常常闹出各种欢乐的事情,为高考减压不小。在他看来,适当安排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把自己从备考的紧张状态里抽离出来,多与身边人沟通十分必要。
对于考前复习,周常凯认为,应以翻阅旧资料为主,将以前比较有价值的学习资料复习一遍,并适当做少量练习保持感觉。“但不要太在意考前几天复习了多少题目,而是应在意自己的精神状态!”此外,应考陷入疲惫或者遇到难题时,积极的自我暗示对摆脱困境有很大的帮助。
“还有两点需要强调:一是考前睡不着是正常的,故意早睡反而会增加自己的心理压力,建议按照自己的正常时间入睡就好;二是考试后不要想着对答案,如果一定要知道答案,就暗示自己是对的,相信自己是考好的关键!”周常凯说。
热点推荐阅读:
·2021年高考其实就考了六个字! (2021-6-9 12:14:34)
·2021高考物理卷有“赛龙舟” 英语卷考“做早餐” (2021-6-9 9:38:08)
·2021年高考命题主要有哪些思路和原则? (2021-6-8 18:07:05)
·考试吧:各科目2021年高考试题答案点评 (2021-6-11 15:26:59)
·各科目2021年高考冲刺复习指南汇总 (2021-5-26 12:08:05)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