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考动态 > 正文

2013年高考百万人弃考 四方面原因引起弃考

  2013年高考6月7日开考。据媒体报道,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连续五年下降,今年仅有912万人报名参加高考。而据教育部发言人续梅透露,尽管今年的弃考数量暂不得而知,但近五年来弃考率基本稳定,约为10%。

  高考人数持续下降,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适龄学生减少,这属于自然减员,二是弃考人数增多。对于前者,社会舆论没有意见,而对于后者,弃考引来议论纷纷。在大家的想象中,高考如此权威,甚至被认为是“性命攸关”、“改变命运”的人生大考,为何还有那么多学生弃考呢?——按10%的比例算,就是接近100万。

  其实,早在2009年,高考弃考就成为一个公共话题——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当年弃考学生规模达84万,此后,弃考一直成为每年高考的热议话题。

  在正常的教育环境中,弃考是很正常的现象——所谓“弃考”,就是对高考以及未来求学的选择,有的学生在高中毕业时选择参加高考报考大学,有的学生则可选择直接参加工作,或者工作多年后再考虑上大学。然而,高考弃考在我国内地,却是一个并不太正常的现象,原因在于,弃考更多是无奈的选择。这就出现一个令人困惑的景象:在面对高考焦虑时,不少人士希望大家有多元选择,不要走上大学一条路,而真有学生放弃高考时,却觉得很可惜。

  分析起来,目前高考弃考大概有四方面原因。一是放弃内地高考,选择“洋高考”,即出国留学。教育部的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出国留学人数已超过30万,其中高中毕业出国留学占很大比重。二是因成绩不理想,觉得高考无望而放弃高考。三是有一些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学校,为“提高”学校的高考成绩、升学率,动员成绩差的学生放弃高考,这是“被弃考”。四是面对大学生就业难,一些学生认为无法考上理想的大学(主要为一本院校),还不如直接打工。在今年“史上最难就业年”,这种弃考有一定程度增加。

  分析这四类弃考,都存在一定问题。选择“洋高考”是考生的自主权利,但其中也有着对我国高考单一评价体系不满,以及我国高等学校国际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因成绩不好被教师“劝弃”则是学校在功利的办学目标下,侵犯学生的考试权利。至于因无法考进理想的学校而弃考,则暴露我国教育缺乏多元选择——虽然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达到3100万,高考升学率近80%,可高考焦虑依旧,就因大家只盯着少数重点高校,认为“只有上一本才是上大学”。事实上,从目前的就业情况看,也确实是少数985高校、211院校的学生更好就业。

  因此,面对弃考,我国教育部门和高校必须反思。当然,反思的思路,不是高考独尊,强调高考的权威性,而是应该努力推进教育多元发展和创造多元成才渠道。——如果教育多元发展,每所大学都按自身的定位,办出个性和特色,那么,大家就不会有所谓的“名校情节”,也不会只要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就去选择“洋高考”。这需要我国教育部门取消一系列教育歧视性政策,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促进各类学校平等发展。而如果成才模式多元,高中毕业不参加高考,而是直接工作,也得到社会认可,且今后的人生发展空间不受局限,不会因没有大学学历而被另眼相看,也不会因为先工作再高考进入一般院校而受“第一学历”歧视,放弃高考直接工作之路,也就不会令人担忧,这需要我国打破“唯学历论”,建立全新的人才评价体系,并消除就业中的歧视。

  只有当教育多元发展、成才模式多元,高考弃考就会变得很正常,整个社会的高考焦虑也就得到缓解。这应是我国教育发展努力追求的目标。

  相关推荐

  2013高考答案热点文章  |  2013高考答案交流   |  2013高考作文

  2013高考志愿填报  |  2013高考成绩查询   |  2013高考录取分数线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houwen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