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考动态 > 正文

异地高考首年报名遇冷 专家:需改革现有招生体制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3-6-8 18:40:40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异地高考(微博),是2013年全国高考的最大亮点。今年作为异地高考“破冰”的首年,有20多个省份实施异地高考,可报名人数却不到5000人。在900万人的高考大军中,这个数字所占比例并不高。

  彭江淮是安徽蚌埠市第五中学的高三毕业生,老家在江西,自幼随父母迁自安徽蚌埠,从幼儿园开始就一直在蚌埠上学,得知今年可以在本地直接参加高考之后,她顺利在学校完成了高考报名。

  彭江淮:我觉得江西和安徽这边的人口差不多,所以感觉竞争压力也差不多。更何况我更适应安徽,所以我就选择的在安徽这边考试,我感觉我会发挥更好一点。

  安徽是比较早出台异地高考新政的省份,不过,今年像彭江淮这样在安徽参加异地高考的学子只有300多人。

  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因为我们现在是分省考试,分省命题,分省录取。

  同样的情况在浙江、河南等地上演。江苏浙江都是人口流入省份,录取资源也相对丰富,但高考竞争太激烈,报名人数都在三四百人,不少考生即使符合条件也要考虑是否能获得比原籍更好的竞争优势。

  浙江省招生考试院副院长冯成火:浙江考生也多,文化整体基础教育也比较扎实,浙江的考分很高,所以说竞争很激烈。

  河南、河北等地既竞争激烈,名校资源又少,报名人数不足百人。

  河南省招办新闻发言人陈大琪:我们没有985院校,只有一所211。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全国重点院校在河南的录取率它是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除了记者报道中提到的种种“现实考虑”,又有哪些共性因素,让异地高考看起来受到了冷遇呢?长期关注教育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在北上广还没放开,一些地方出台政策时间相对较晚的情况下,异地高考政策放开第一年遇冷并不意外。

  熊丙奇:这个政策能不能起到作用,还关系到各个地方的高考录取指标是不是均衡。如果高考录取指标不均衡,还是会回到原籍去的。

  而更多专家学者呼吁,无论是异地高考,还是促进资源均衡,都需要改革现有的招生体制,需要国家层面出台更多的调控措施。

  教育部(微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比如说现在中西部的高校振兴计划,就是想进一步的尽可能的在中西部地区原来优质高教资源比较匮乏的地区再打造一些基地。另外原来的一些像优势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把更多增量是投放给中西部地区,所以这个在中央今年为面向农村增加的重点学校录取率,8.6个百分点,也做了很大努力。其实作为公办的这种优质资源,还是能够尽量朝着促进公平方面来推进的,但是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异地高考真可谓一波三折,经过了冷落、阵痛、难产等一系列过程,现在终于结成了“瘦果”,胖瘦的瘦;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正果”。比如广东主打“积分入户”,上海与《居住证管理条例》挂钩,河北要求“接受高中段教育”,黑龙江的“本省学籍”等。

  其实这种与户口、学籍挂钩,对异地考生来说,本身就是“天堑”,根本不是“通途”。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异地高考”,应该是“高考面前一律平等”的高考,这样,一些异地优秀考生就能够享受到优势教育资源,从而脱颖而出进入优势大学;也才能早日打造出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

  相关推荐

  2013高考答案热点文章  |  2013高考答案交流   |  2013高考作文

  2013高考志愿填报  |  2013高考成绩查询   |  2013高考录取分数线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houwen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