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考动态 > 正文

高考年代秀:80年代(图)

  1986年,江苏省滨海县只有宋红斌一人通过了艺术院校的复试,有参加高考的资格,因此考场里只有他一个人。

  发榜·师院记忆·风水轮转

  发榜了。

  “我们那一届同学,高考成绩和平常的学习表现有很大的不同,有些日常平平,结果金榜高中,也有些一贯领先,结果却痛失大学。我算不走运的,比预想成绩差二三十分是有的,但还好,过了本科线四五分。”

  王先生说,高考后一次次去看发榜,心情沉重,北大清华他没有想过,山大山经也没有他,最后,被一家“有教无类”的本科师院一股脑儿搜罗去了。

  含着泪领了录取通知书,拿回家里。大哥安慰他,故意向母亲炫耀说:“大红的本科通知书!别看就这么一张纸,别人拿一万块钱也买不到哇!”他的心里略微有了些许慰藉。

  考上师院为什么抬不起头来?因为八十年代,做教师,居然是一个不被人看重的职业!

  那个时候改革开放之初,干个体、万元户是时尚热词,办公司、下海也是最火门径,谁要是能进个外资企业,那简直就是高薪白领的代名词。

  当时盛行一句话:“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真的有一位山大的教授,在校门口卖米饭把子肉,成为当时的新闻热点。冰心老人发表了一篇文章《我祈求》,呼吁改变脑体倒挂的严重局面。

  所以那时候,大家都不愿意当老师。政府要怎样给学校输送教师呢?强制。

  进了师院,就是戴上了将来必定当老师的枷锁。待遇是不错的,别的综合性大学都是自费,师院有政府补贴的饭菜票,每月二三十元,就算自己不掏伙食费,也基本饿不着了。那么附带的条件是:你毕业后必须到教学口工作,如果想改行,那么难了,托人找关系,交几千元改派费,教育部门同意盖章,你才算“逃出虎口”。

  王先生说,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他进了师院,心情多多少少有些悲凉,也立志不当老师。四年后励精图治,考上山大研究生,才算是报了高考的“一箭之仇”。

  然而时代变迁,风水轮流转,命运诡异的是,到他研究生毕业时,想当老师进高校,反而成了一个难乎其难的事情。多年之后,学校成了香饽饽,老师成了金饭碗,社会是怎样转了这样一个圈子,令人哭笑不得。

  讲述自己的高考经历,王先生说,他想告诉当前的高三毕业生的是:不要让一时的得失过于困扰自己,放松心情,“不顺心时暂时忍耐,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这是普希金的一句诗,很安慰人,但也确实是真理。因为命运可以亏待你一次,但绝不会亏待你一生。另一句想说的话也是老话,坚持自己,把握机遇,自己要做金子,就不会被埋没。

  【时代记忆】

  @李开复:【给自认为高考表现不完美的同学们】我没有进入我的梦想学府,只进入了自己的第五志愿。但是我在那儿找到了自己的兴趣,遇上了我的恩师,努力地吸收知识,度过了非常充实的四年。

上一页  1 2 3 4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zhongze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