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考动态 > 正文

父亲反对女儿上大学 称捡垃圾都比读书强(图)

来源:中新网 2013-9-2 11:00:21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一来一回16万

  读大学是“肯定失败的投资”

  不过玲玲父亲也坦承,“我们是从农村进城的,没知识没文化,好多人是看不起我。但是我也看不起你们城里人,特别假。老是喜欢说有文化受人尊重,但是我觉得别人尊不尊重我并不重要—这就是书读得多的人的毛病,死要面子活受罪,我要别人尊重我干什么?包包里有钱就行了,何必那么虚伪呢?我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我和你们观点不一样。”

  玲玲父亲把读大学比喻成一个“肯定会失败的投资”。他掰着手指头给成都商报记者算了笔账:大学四年学费加生活费肯定需要8万,如果高中一毕业就开始打工,四年至少可以赚8万,这样一来一回就是16万。这16万都可以拿去投资个房子做首付,或者直接开个店做生意也能赚钱。可是拿去读大学,毕业后也许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一个工作每个月就两三千元,又要四五年才能赚回这16万。“咋算都划不来。”

  对话

  玲玲父亲:捡垃圾都比读书强

  在与记者的交谈中,玲玲父亲不断冒出惊人之语。

  记者:很多家是农村的父母都认为知识改变命运,都希望娃娃能考上大学,你为什么不这样想?

  玲玲父亲:就算10个父母有9个都这样想,我也要做特殊的那一个,我坚定地认为读大学没得用。

  记者:你是不是认为,不管做什么工作,赚到钱就可以?

  玲玲父亲:是啊,捡垃圾都比读书强,我们门口捡垃圾的每年都能赚两三万,很多大学生出来都赚不到。

  记者:反对女儿读大学,会不会是舍不得钱?

  玲玲父亲:我是也有点舍不得这个学费,我的钱都是辛辛苦苦赚来的,为啥子要白白丢给大学?读不读大学可能过的生活都一样,那为啥要绕一个大圈子?我都养她到18岁了,也尽到责任了。

  记者:有没有想过,也许女儿读了大学,毕业后有可能发展得很好,能赚更多的钱,命运就得到改变了?

  玲玲父亲:你能不能保证读了大学以后就一定有出息?那么多人毕业找不到工作,我对她(指玲玲)没得好大信心,我为啥选择这么有风险的事?

  评论

  读不读大学何妨让孩子决定

  读书到底有没有用?文中的父女大概已辩论了很久。很难想象,在2013年,我们仍要辩论这个话题。但就全国范围来说,父母在子女考上大学后不让读,却也不是个案了。

  父亲的逻辑看似无懈可击。四年大学要花8万,打工4年可以挣8万,这样相差16万,可以买房付首付了。而读完大学,谁也无法保证一定能找到工作,而找到工作也许挣不到很多钱。

  不要嘲笑这个逻辑。这位父亲的观点可以概括为生活中的“发展主义”,成功和幸福,最后要变为可量化的金钱,并且以增长率来作为指标。今年的收入比去年多了三五千,就可以等于开心。三十多年来,这种逻辑已经无处不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读书不会直接带来钱,这个意义上这位父亲是对的。它甚至也不一定会间接地、最后“曲线上升”式来换取更多的钱。说到底,它具备压根就和钱无关的价值,它是另外一种快乐。走在街上,抬头看见蓝天白云,鸟儿飞过,这种快乐值多少钱?除了钱,生活中还有很多有价值的事。读书的“有用”,说到底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难以量化的一种滋养。

  在上大学到底是否值得的争论之外,其实隐藏着一个更根本的问题:我们如何做父亲?父母是否有权替子女做出决定?我们的社会,为了出人头地而强迫孩子读书,酿出了一些悲剧;父母如果觉得读书无用而禁止子女去读大学,则是另外一个极端。子女并不是父母的财产,而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生命自主权,为何不学会尊重孩子的决定呢?

上一页  1 2 3 

  相关热点推荐:

  大学新生入学必备物品清单

  大学新生置办行囊:行囊样本、置办大纲、策略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zhongze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