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文
(一)记叙文写法示例
①写一个人自幼养成敬畏之心,长大后在一个重要事件上,关键时刻没有犯错。(正面立意)
②写一个人自幼养成敬畏之心,长大后在一个重要事件上,关键时刻丢失了敬畏之心,结果酿成大错。(反面立意)
③把前面结合起来,采用正反对比说明主题。
(二)议论文写法示例
(1)并列式示例
常怀敬畏之心,就要始终敬畏自然。
常怀敬畏之心,还有始终尊重生命。
常怀敬畏之心,还应该对文化有一种敬畏的态度。
(2)层进式示例。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何为常怀敬畏之心。
为何常怀敬畏之心。
如何常怀敬畏之心。
四、选材参考
①自然界。不保护森林造成生态灾难,人类对环境的污染。
②对生命。乱吃野生动物如果子狸造成疾病流行。对动物的掠杀造成灾难。
③对历史。德国总理惊世一跪,日本右翼否认历史,日本著名律师尾山宏帮助中国受害者。
④对人民。秦始皇对施行暴政:唐太宗对人民常怀敬畏之心,历史上爱民的帝王和官吏:范仲淹、苏轼、包拯……,周恩来、温家宝。
⑤对文化。季羡林、巴金
⑥对祖国。屈原、苏武、文天祥。
⑦对消费者。反例:过期月饼、假药假酒、毒牛奶……正例:亨氏米粉、美国的考面包店。
五、评分标准
(一)参照高考的评分细则(等级评分标准)
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所选文体的要求。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4个评分点,不求全面,只需一点突出,即可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③出现错别字,l~2个不扣分,3个扣l分,4个扣2分,5个扣3分,6个以上(含6个)扣4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l分。
④不足300字的文章作四等评分,最多给20分。不给发展分,不再扣字数分。
(二)对考生作文符合题意的补充说明
1、考生只写出了“敬畏或敬畏之心”,判基本符合题意。(三等)
2、考生只笼统提到了“常怀敬畏之心”,而重点写“敬畏之心”,判符合题意。(二等)
3、考生既表达了“敬畏之心”又突出表达了“常怀”,判切合题意。(一等)
(每一等级可以分上中下三个层次,如一等有一等上25-24,一等中23,一等下22-21,其他等级类推。)
【优秀例文1】
常 怀 敬 畏之 心
广东实验中学高三(18)班 陈楚琪
敬畏之心是对世间事物心怀尊重的态度,以最起码的道德底线规范自己、引导自己的行为,使自我心灵宁静、满足,同时也使世界逐渐失去丑陋得一面。
在这注重物质与消费的今天,我们尤其需要常怀敬畏之心,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常怀敬畏之心,就要始终地敬畏自然。
在社会文明不发达的的过去,我们用“天人合一”的观念看待自然。这是一种敬畏的心理,于是我们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是,如今,当我们忽视自然规律,不停向自然索求更多,排放更多时我们可有想过,这种漠视自然的态度会让我们自吃恶果吗?还记得因砍伐红树林而减弱了自然对人们的保护作用而使苏门答腊的大海啸酿成逾十万人的死亡的惨痛教训吗?
因此,我们面对自然时要时刻抱着敬畏之心,节制自己的生产、生活的行为与欲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常怀敬畏之心,还要始终地尊重生命。
特蕾莎修女对贫苦人们的爱就是处于她对生命的尊重,哪怕这个生命如此卑微。她曾把一个濒临死亡的老人带回救护所,他躺在床上,紧紧地握住修女的手,说:我一生活得像条狗,如今我活得像个人,谢谢你!”尊重人的生命,视他人与自我生命平等,看到每个人的价值与尊严,而不因他的种族、财富、地位、学识等而鄙视他、漠视他。特蕾莎修女用敬畏生命的准则使自己成为“上帝的沉思者”,获得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也用自己的一生践行这个准则,用“用伟大的爱做小小的事”的理念唤起全世界的良知。这就是常怀敬畏之心的最高体现了。
因此,我们要常怀敬畏之心,敬畏每一个生命,平等地关爱自己、关爱他人。
常怀敬畏之心,还应该对文化有一种敬畏的态度。
季羡林回忆自己的梵文老师西克先生时,说他虽然年过八十,但仍然认真地指导他唯一的学生,并把传承自己毕生之学给一个异国学生看作他余生神圣的使命。我想,这就是一个真正学者的态度:负责任地研究、谨慎地传承。这与当今一些对传统文化毫不怀抱敬畏态度,戏说历史的“学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因此,我们要常怀敬畏之心,敬畏知识与学问、文化与传统,这也是学问的生命所在。
无论是对自然、对生命,还是对知识,我们都要常怀敬畏的心理,不要纵容自己逾越那条道德准线,让自己的行为始终与起码的道德操守、人的良知相一致。否则,我们不仅背叛了自己,也造成世界的混乱、无序。
人啊,还是要常怀敬畏之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才能使自己的内在与外在和谐,使人与人之间达到和谐!
【评分】22+22+9=53
【点评】这篇文章最大的优点在于紧扣题目行文,切合题意。本次作文中,绝大多数考生知道要写“敬畏或敬畏之心”,但大多数考生只笼统提到了“常怀敬畏之心”,不知道怎样在选例和用例上突出“常怀”二字。而本文在“常”字上动了脑筋,在选例、用例、“点例”上突出“常怀”二字,使文章在众多并列式结构议论文中脱颖而出。
·2021年高考作文九大猜测 (2021-5-14 16:13:53)
·2021高考作文押题:关注热点 你就成功了一半 (2021-5-11 16:29:15)
·2021年高考作文考什么?这10大热点不要错过! (2021-5-11 16:24:31)
·2021年高考语文作文出题会在哪方面呢 (2021-5-7 18:14:57)
·2021年高考作文预测:偶像与英雄 (2021-4-25 13:39:05)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