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2021高考作文 > 2021高考作文预测 > 正文

2014高考语文作文预测及范文:“教育与人才”

来源:考试吧 2014-5-28 11:26:10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2014年高考语文作文预测及范文:“教育与人才”,更多2014高考备考指导、高考经验等,请及时关注考试吧高考网!

  [学生佳作示例]

  “教”?“育”?

  教育,由“教”与“育”组成,“教”是“教授,传道、授业、解惑”,育是“培养,养成人格之事业也”。这两个字必然连在一起,若“教”与“育”分开,那“教育”的含义就会混淆不清,因为“教育”的合成意义为“教授知识,培养人才”。

  数千年,有不少人误解了这两个字,有时将其单纯理解为“教授知识”,而有时却将其理解为“培养品德”。“教授知识”能提升人的知识内涵,若单纯只有“教”,那即使错教,杂教甚至乱教,也似乎无可厚非。“培养品德”是用尽一切方法将人发展成无损国家、无损人民的人,可是如果这个社会的人都只会喊空口号,毫无才干,毫无专长,那么这个社会还能发展吗?

  从古到今,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培育人才。在孔子之前,教育被官方垄断了,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从孔子开始到今,私学就一直存在,而教育的范围也随之扩大。自隋之后,科举创的出现,教育的意义似乎有了显现,无论民间还是官府,都有大批的人才被挖掘出来;为国效力。不过也有很多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才”。

  至此,我们应该明白,光是“教”或“育”都是行不通的,只有两者结合,这样才有用。我们来看看现今的教育,许多青少年感叹压力太大,可是,父母的期待,老师的教导,国家的重担,统统被冠以“教育”之名压在一群原本活泼的青少年稚嫩的肩头上,殊不知他们已经快被压得喘不过气未了。试想这样的教育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吗?

  中国需要发展,发展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如果把“教”和“育”割裂开来,我们永远不能回答钱学森先生的问题。

  [点评]升格部分:“从孔子开始到今…… 人才 。”修改前是:从孔子开始到今,私学就一直存在,而教育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可那些培育出来的人才却无用武之地。在隋之前,有才干的人被摒弃在外。自隋之后,科举制的出现,教育的意义真正显现,无论民间还是官府,都有大批的人才被挖掘出来,为国效力。而当时的教育很随便,你可以去私塾读书,也可以在家自学。

  升格理由:材料扣题不严,“教育”与“人才”的关系不明。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哲学思辨中遨游半辈子后的幡然醒悟。的确,除了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之外,我们还有一个精神的家园,一个诗意的家园在。在这一家园中,我们可以享受文学、音乐、爱情、亲情……从而获得精神的幸福与满足。不管你闲居陋巷还是身陷缧绁,只要你的心灵是自由的,只要你:有放飞心灵的那一片蓝天,只要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汲汲于富贵,不醉心于功名,那么你就能超越物质化的生活,摆脱尘世的羁绊,从而打造属于自己的诗意家园,获得诗意般的美好人生。

上一页  1 2 3 

  编辑推荐:

  2014高考流程及高考注意事项全方位解读

  2014年高考作文预测、作文素材及指导专题热点文章最新文章

  2014年高考临考常见十大突发状况

  各地2014年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及方式汇总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wuxiaojuan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