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2021高考作文 > 2021高考作文预测 > 正文

名师国家玮:2015高考作文押题预测

来源:新东方在线 2015-5-22 14:52:59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名师国家玮:2015高考作文押题预测,更多2015高考作文预测、高考满分作文、2015高考备考经验等,请及时关注考试吧高考网或关注“566高考”微信获取相关信息。
第 1 页:方向性押题一
第 3 页:方向性押题二
第 5 页:方向性押题三
第 7 页:方向性押题四

  文章的六段论

  我们说技巧和个人的写作能力其实是不矛盾的,强调个人能力并不是说就可以胡写,还是要有技巧和方法的。但是,如果你没有掌握一个好的能力,无论什么样的技巧方法,都是无效的。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谈谈议论文的写作方式和写作策略。下面提供给大家的是一个比较死板的写作套路,不一定每个文章都用这种方针。一般来讲,议论文有两个论点,也就是说文章的主要构成是两个名词。但也不排除有些文章只能写一个名词、一个论点的情况。

  写两个论点的时候,我们尽量不要将这两个论点同等看待。也就是说,一定要通过某种方式把这两个论点排出次序。这两个论点中,一定有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重要的,另一个是不那么重要的。一般把不太重要的论点放在整段文章的前半部分,比较重要的论点放到后半部分。那么,这样的写作策略会容易让老师感觉到你的文章是详略得当的,同时也有一个深度,在两者间都能够找到一个平衡。

  第一段,主要干三件事:细节地概括材料;然后用一句话把材料和论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强调材料中所透射出的东西,不仅适用于材料,同时可以超越自身,直指关于个体生命的成长的问题);提出论点。提出论点时一定要有侧重,它是有一个定义域的,在这个定义域的基础上,通过一个完整的句式把两个名词加在一起。

  第二段,文章要处理第一个名词。这个名词不能多写,所以处理的方法非常简单,用三个排比句就够了。首先让这个名词关涉到个人,进而让它关涉到社会,最后让它关涉到国家。字数大概控制在100字左右是比较合适的。请记住:对于一个并不怎么重要的名词,从这三个角度罗列出三个排比句,就可以把它说得清清楚楚。

  第三段,过渡段,是将文章由第一个名词引述到第二个名词的关键。这部分应该写一个过渡句,告诉读者除了刚才我们谈到的第一个名词非常重要之外,真正核心的部分应该关乎第二个名词。

  第四段,文章进入真正的核心论述阶段。论述一件事就像我们做数学的证明题一样,最无效的方法就是用代入法去证明。这不是选择题,也不是填空题,必须通过字母推演和公式的推导,来得出你的结论是正确的,而不仅仅通过两个数字去验证它。因此,我们要充分论证一个论点,是先出例子,还是先对它进行分析,这个问题是很重要的。有的同学先写例子,是非常不科学的。

  如果用数字来证明一个结论,就算这个结论由10000组数字证明都是正确的,你仍然不能说他是成立的,因为可能到10001组就不适合了。数学证明为什么通过字母的逻辑推演,而不仅仅是数字代入的方式,原因之一就是任何一组具体的数字,都无法证明一个论点的正确。同理,你举的例子再生动贴切,任何一个个别的例子都无法真正证明一个论点的恒久成立。所以,在分析和论据的顺序问题上,一定是先分析论证,也就是用你的话语有理有据地,而不是通过举例的方式,把论点说清楚。

  第五段,举例子。举例子就相当于用数字代入的提问方式,它是相当于用数字代入的,所以我们看看在这种语文思维跟数学思维之间,在本质上是有非常强大的关联性的。因为数学中的证明题跟语文中的议论文论证一个论点的方式是一样的。因此,一定是命题有普遍成立的可能性的基础之上,数字代入才能更好地说明问题,而不是先通过数字代入,再说明一个普遍真理,这两者的先后顺序一定要搞清楚。

  第六段,结论段。如果说段落过于驳杂,老师会觉得你的文章实际上有一种散文倾向。如果段落过少,比如仅仅两到四个段落,那就很容易与大部分的同学写作的方式相同。也就是说,文章凸显不了你的独特性。进行了这样的思考之后,我们发现,实际上六个段落不多不少,是一个比较合适的状态。

关注"566高考"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2015备考信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相关推荐:

  考试吧6月7日考后首发2015高考试题及答案

  2015年高考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各科)

  2015年高考作文预测、作文素材及指导专题

  各省市2015年高考报名人数汇总

  部分省市区调整2015年高考加分政策汇总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songxiaox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