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013年北京文综,19)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解析:C 从材料信息看,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并明确表示“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表明中国共产党准备放弃“工农武装割据”的主张与当时执政的国民党合作,这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对全国抗战局面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故选C项,排除D项。苏维埃政权建立于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中国共产党还没有建立苏维埃政权,A项不正确;从材料信息看,苏维埃政权已经建立,B项不正确。
17.(2014莆田模拟)如图是某同学的历史笔记片断,该片断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国民革命时期的民主建设成就
B.土地革命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C.抗日战争对中国的现代化影响
D.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背景
解析:C 根据材料中“两党合作”“国家主权”“废除旧的不平等条约”等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国共第二次合作进行抗日战争的事件,故答案为C项。国民革命时期主要是为了消灭军阀,与“废除旧的不平等条约”不符,故A项不选;B、D两项时期没有两党合作,故不选。
18.(2013滨州一模)下面是由文物专家组绘制的发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故宫文物大迁移路线。下列对各阶段的文物迁移表述错误的是( )
第一次迁移:1933年2月起,从北平到上海
第二次迁移:1937年8月起,三路转运后方
第三次迁移:1947年12月,从四川运到南京,拟运往北平
第四次迁移:1948年12月起,从南京到台湾
A.第一次迁移: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进逼华北
B.第二次迁移:日军全面入侵,国民政府内迁
C.第三次迁移:抗战取得胜利,国民政府迁往南京
D.第四次迁移: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北平和平解放
解析:D 第四次迁移时间是“1948年12月”而此时平津战役(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尚未结束,北平尚未和平解放,因此,D项错误。
19.(2014三明质检)如图为黄尧先生所作的时事漫画《杀了这个野汉,熄了这把野火》。判断该画创作于( )
A.土地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红军长征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解析:B 从漫画中可以看出燃火地点,由上海至南京,下一个目标为武汉。由此可以判断“野汉”指日本,故漫画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
20.(2014宁波模拟)这次战事(役)结束后,南线国民党军主力全部被歼,南京、上海及武汉已面临严重威胁。纽约《先驱论坛报》感叹:“中国打完了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南京国民政府遭到的悲剧,显示出一个时代的结束。”材料反映的是( )
A.北伐战争 B.淞沪会战
C.徐州会战 D.淮海战役
解析:D 材料表明该“战争”结束后,南线国民党军主力全部被歼,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上海等地受到威胁,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即将结束。由此可知该战役为淮海战役。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以北中下游地区,直接威胁南京。故D项正确。北伐战争不以国民党军为革命对象,A项错误。淞沪会战后上海失守,南京沦陷,B项错误。徐州会战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抗日作战,此时南京已被日军占领,且不符合“主力全部被歼”“一个时代的结束”的信息,C项错误。
关注"566高考"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2016高考备考资料!
编辑推荐:
·2020年高考英语抢分题型专练及答案(5) (2020-3-22 15:31:57)
·2020年高考英语抢分题型专练及答案(4) (2020-3-22 15:31:24)
·2020年高考英语抢分题型专练及答案(3) (2020-3-22 15:26:01)
·2020年高考英语抢分题型专练及答案(2) (2020-3-22 15:23:38)
·2020年高考英语抢分题型专练及答案(1) (2020-3-22 15:22:32)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