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历史 >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 > 正文

2016年高考历史同步练习题及答案(10)

来源:考试吧 2016-1-13 11:46:29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2016年高考历史同步练习题及答案,更多2016高考资讯、2016高考报名时间、2016高考报考条件、2016高考经验等信息,请及时关注考试吧高考网或关注“566高考”微信获取相关信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

  材料二 自明朝第五代皇帝朱瞻基下令闭关锁国以后,中国的封建专制社会就处于一种封闭的稳态建构;可以想像,如果没有外来的冲击,就只能这样绵延下去了,顶多是改朝换代而已,鲁迅先生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也曾写道:“有人论中国说,倘使没有带着新鲜的血液的野蛮的侵入,真不知自身会腐败到如何!这当然是极刻毒的恶谑,但我们一翻历史,怕不免要有汗流浃背的时候罢。”

  ——解思忠《中国国民素质危机》

  材料三

  材料四 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CCTV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1)归纳材料一的主要观点。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指出这些观点的积极意义。(4分)

  (2)结合史实简要评述材料二中关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星星之火”和“新思路”的具体含义及其历史作用。(6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是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4分)

  解析:本题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热点切入,考查学生获取史料并进行论证印证史料的能力。第(1)问,注意材料一出处,据材料信息“道之以德”“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信息并结合孔子生活时代及思想主张作答。第(2)问,首先明确材料二的观点是西方资本主义入侵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主要因素,然后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习俗变迁等角度阐述其观点的合理性,但也应强调其给中国带来的深重灾难。第(3)问,据所学可知,“星星之火”指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新思路”指南方谈话对市场经济的论述;“历史作用”分别从对中国民主革命影响和改革开放影响的角度思考。第(4)问,注意归纳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新”的史实,如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等。

  答案:(1)观点:渐进改良,以德治国;以民为本,藏富于民。

  积极意义: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利于民生的保障与改善。(4分)

  (2)观点:材料二作者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入侵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主要原因。评价:这一观点有一定道理。资本主义入侵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思想文化,中国开始了自身痛苦的近代化历程。自然经济逐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效仿实践西方民主政治模式,弘扬民主科学精神;社会生活上传统习俗也发生了变化。但是,中国近代化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民族尊严遭到践踏。(6分)

  (3)含义:“星星之火”指毛泽东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新思路”指邓小平1992年到南方视察强调可以利用市场经济来解放发展生产力。

  作用:“星星之火”突破了苏联的“城市中心”革命模式,开辟出了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新思路”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了新阶段。(6分)

  (4)建立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谐世界”的新理念等。(4分)

关注"566高考"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2016高考备考资料!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相关推荐:

  2016年高考语文作文写作万能模式大全

  2016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四大满分公式

  2016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古诗意象例释合辑

  2016年高考历史备考:知识点练习汇总

  2016年高考历史备考专项练习题:鸦片战争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songxiaox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