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近在眼前,学生加紧备考的同时,家长们也捏了一把汗。不能替孩子学习,家长们只能在照顾考生这一点上下功夫。衣食住行样样精心准备,务必要让孩子心无旁骛地迎接人生中最重要的这次考试。
记者梳理出几点饮食、调养及疾病预防上的注意事项,希望能有所帮助。
饮食建议 主食以燕麦等粗粮为主
许多家长以为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就能补脑,于是餐餐大鱼大肉,蔬菜水果反而吃得很少。
很多考生习惯熬夜复习,临睡前饿了又吃大量的夜宵,有的还爱吃一些难消化的煎炸食物。睡前吃多了不易消化的食物会影响脾胃,进而影响到睡眠。
考试当日和考前的膳食是有一定区别的。豆制品中富含优质蛋白,其氨基酸构成比例适合人体吸收利用,是考前需要补充的重要营养素,不会对身体带来负担。所以像早餐可以吃点豆花、豆浆等豆制品。
考前学生的主食继续吃米饭?其实,应以粗杂粮为主,如燕麦、荞麦、玉米、红薯、土豆等。它们富含B族维生素,能提高食欲,保证营养摄入均衡;考生考前的生理状态容易出现波动,粗杂粮能稳定考生考前的血糖水平。
临近高考,暑意正浓,很多考生贪图一时的凉爽,常喝冷饮。生冷寒凉性的食物食用过多的话,特别容易伤脾胃,脾胃功能一差,对食物的吸收能力就会下降。临近高考,一定不能贪凉喝太多冷饮,建议多喝温开水。
调养宝典 重视健脾益气的饮食
专家提醒,相比在考前给考生服用各种营养品和保健品,近段时间提前通过适当调理为考生身体“加油”,更有助于在考试时拥有良好的身体状态。
中医认为思虑伤脾胃,久之可导致脾气虚弱,出现不思饮食、食后饱涨等消化不良症状。用脑过度可出现心悸失眠、健忘多梦等症状,甚至还会出现头晕、健忘。所以迎考期间饮食调养的原则要以养心益智、健脾益气为主。
首先要重视健脾益气的饮食:可选用家禽类、鱼类、山药、茯苓等,在食疗中配成山药炖鱼、香菇鸡、枸杞鸡、荷叶包鸡、归参鸡、桂圆童子鸡、莲子鸡、百合香酥鸡等。
其次是重视养心的饮食:可选食莲心、桂圆肉、胡桃肉、百合、大枣等。
最后,适当补益。在各种菜肴中根据考生的需要还可以选加一些补益中药,如黄芪、黄精、枸杞子、生晒参煮成药膳,有利于考生心、脾的补益调理。
疾病预防 充足睡眠加适量运动
临近高考,眼下风热感冒高发,气温升高是引发风热感冒的重要诱因。同时还应注意其他诱病因素,比如,考前复习过度疲劳、体质下降等,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上呼吸道或外界侵入的病毒和细菌可迅速繁殖,更会给风热感冒以可乘之机。
尽管考前时间比较紧张,考生们还是要为了自己的身体适当做出一些取舍,否则带病上考场很容易影响发挥。
如预防、治疗“热感”,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当然,在适当休息后还应配合适量的运动。减少用空调的时间,因为室内外温差大、室内通风又不好,很容易引发感冒、发热。
此外,保持良好的心境,可提高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热感冒的作用。
相信很多家长都注意到,大考临近,有的考生已开始出现焦虑情绪。
中医认为,考生之所以容易出现紧张和情绪不稳的现象,多因肝气郁结所致。当肝郁不舒时,就会出现紧张、头晕头痛、胃痛、腹泻、频尿等问题,女生也会发生月经不调的现象。考生长时间备考,经常熬夜攻读,易出现肝郁化火、阴虚内热的症状,如口干舌燥、失眠心悸、头晕健忘、眼睛疲劳等现象,严重者甚至有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便秘等。
如果考生出现考前明显焦虑、情绪不稳定、难以集中注意力等症状,可服用柴胡疏肝汤等中药以健脾安神、疏肝解郁;也可以试试睡前热水泡脚,放松精神;或推拿减压,舒缓紧张情绪。
健脑汤水 核桃瘦肉炖汤可常饮
以山药、鸡内金、瘦肉等材料烹制的考前调和养神汤具有健脾、和胃平肝、益肾安神健脑等功效,非常适合考前饮用。
以核桃、瘦肉等材料烹制的益智培元汤则有固肾、养血、益智的功效,由于作用平和,普遍适合考生日常饮用。
海参瘦肉汤具有补肾益髓养血、提高记忆力的作用。高强度的复习需要海量的记忆,海参可抗疲劳和增强免疫力,清补而不燥。
膨鱼鳃猫爪草汤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的功效。比较适合体质偏热,脸上爆痘痘,经常出现咽喉肿痛、慢性咽炎的考生。
松茸菌元贝汤可强精补肾、恢复精力、益胃补气、强心补血、健脑益智、理气化痰,可提高免疫力,非常适合体质较弱、容易患感冒的考生。
以玉竹、沙参、瘦肉等烹制的清心降火汤,由于可清降心火、滋阴养心,非常适合心烦不宁、咽干口渴、大便干结的考生饮用。
灵芝、百合、瘦肉等烹制的养心安神汤可滋肾养心、安神除烦,适合心烦失眠、经常熬夜、抵抗力低的考生。
健脾消积汤则以鸡内金、咸鸭肾、瘦肉等烹制,可健脾消积,开胃消食,适合内有积滞、食欲不振的考生饮用。
应对失眠 睡眠时尽量放下心中包袱
考前失眠综合征似乎是很多考生都会遇到的问题,一到考试心理就过于紧张,无法安心入睡,最终影响考试发挥。那么,如何应对考前失眠呢?
首先, 学会保持平常心。不要刻意去关注自己的睡眠质量,在睡眠时要尽量放下心中的包袱,树立学就是学、休息就是休息的观念。在睡前一小时内,不要做太难的习题,也不要思考一些会引起情绪波动的问题。
其次,系统安排自己的学习,不要受他人的影响,不要与别人比学习时间的长短,而要比学习效率。
按生物节律安排学习内容,要在精力比较充沛的情况下决定学习时间,有条不紊地安排学习和生活。在身心状态良好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长学习时间,但如果影响了白天的学习效率,就要马上适时调整。
第三, 学会调节自己的睡眠。如果夜间睡眠不足,质量不高,可以通过次日的午睡来调节。午睡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0分钟到半小时最宜。
另外,关注一些睡眠的“细节”也很重要,比如良好的睡眠环境、宽松柔软的睡衣等,睡觉时尽量避免将双手放在胸前,选择右侧卧位。
最后,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考生不应整天只顾埋头复习,可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选择喜爱的运动项目,比如慢跑、快走、打球、游泳、爬山等等。运动可以帮助调节情绪,对防治失眠大有益处。
除此之外,切勿服用安眠药、保健品等药物,尽量避免考前食用过多的提神食品,可以听听轻音乐,不要胡思乱想,闭上眼睛、放松精神让自己尽快入睡。
微信搜索"考试吧高中资讯" 关注也可获得高考秘籍
编辑推荐:
·2021高考:高中生经常熬夜应该多吃些什么? (2021-2-4 9:55:27)
·2021高考:严重影响睡眠的这4种食物 考试前千万别吃 (2021-2-4 9:47:19)
·2021年高考生经常熬夜应该多吃些什么? (2020-12-17 11:03:05)
·家长反对高考延期?原来是这样考虑的 (2020-3-24 16:09:55)
·2020高考倒计时 冲刺阶段考生家长应如何备考 (2020-1-13 16:03:50)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