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题并非那么神秘,不可琢磨。
理由如下:
第一,作文材料一定会跟时代合拍儿,反映当今世界(特别是国内)的大趋势和社会热点、重大事件等。一般跑不出这个范围。
第二,作文一般都要表现一个人生、生活的哲理,或者点评某个社会现象。而常见的与人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哲理,也就五六十个。所以大家会发现,过几年就会有似曾相识的作文题目回归了,至少很接近。
所以,大家要有一个明确的意识:一方面盯住社会热点、高频词,另一方面熟悉那些有关人生、社会的基本原理。
这些年的高考作文题看一看,基本就是这个路子。特别是全国卷的命题人,跟形势跟得,那叫一个紧!汶川地震就命“汶川地震”,一带一路就命“一带一路”。今年,也是这个路子。
所以,我也试着出几个题目,算是猜猜范围。猜不着,权当练练思路,练练审题。
第一个题目,关于“大国工匠精神”。这个已经提了好几年,的确是关乎自己、家庭、国家、民族的未来。粗制滥造、偷工减料、假冒伪劣不能长久,要精益求精、自尊自爱、要有职业操守和长远眼光。这一点,我们要向古人、先辈和当今世界技术强国学习。
第二个题目,关于“英雄”。一个民族向什么人学习,以什么人为榜样,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未来。大人物,小人物,只要闪光就是“英雄”。“苔花如米小”,只要开了花,一样不得了!每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身边的好人好事,都是我们的榜样。
第三个题目,关于“核心”。核心价值、核心信仰、核心人物、核心科技、核心素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否则就一盘散沙,否则就没有竞争力。
第四个题目,“规矩与个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基本原则。没有个性,就没有个人尊严和创造精神。可是现在尴尬的是,个性成了任性;旧规矩丢失了,新规矩却没形成。这个题目重点考辩证法。
怎么写,自己想。至于能不能写成记叙文或者散文,那是一定能的!
最新时评选读(6篇)
1、无烟日,无车日,何不来个“无网游日”
文 / 魏英杰 来源:钱江日报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7位院士给孩子们送上一份特殊的礼物。5月31日,他们在《中国科学报》官方微博上联名倡议在儿童节当天营造“无网游日”,并提出网游实名制、分级制、限制网游广告、家人多陪伴孩子等多条建议。
院士们这么做是因为受到一件事情的触动。江苏一供电公司结对帮扶某地留守儿童,公司志愿者集资为孩子们购买了学习用品,没想到却收到一名留守儿童的纸条,直言“我不喜欢你们带来的东西,我想要一个可以打xxxx(某款网游)的手机……”这让院士们深感担忧,认为网游对孩子们产生了负面影响。
留守儿童向志愿者要手机,其实不用过度解读。这名留守儿童可能只是听说过这款网游,而不知道网游会让人沉溺(既然没玩过,也就不可能沉溺),所以这或许表明,留守儿童只是想和其他孩子一样,体验打游戏的快乐。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对于网游,也不能一概而论,多数网游本身谈不上好坏,关键还在于怎么看待,以及对游戏时间的把握。
但我还是非常支持这个倡议。虽说设立“无网游日”只是一个形式,但这确实能够给游戏公司、家长和孩子一个提醒,注意过度沉溺网游的害处。这就像无烟日、无车日一样,更多是对健康、绿色生活的一种倡导。这能够鼓励人们自觉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近期上映的电影《头号玩家》就谈到了这个问题。电影虚构了一种未来,所有人无论贫富贵贱都被游戏所蛊惑,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影片末尾,赢得了游戏竞赛的主角宣布,每周二、周四将关闭服务器,因为“大家需要把更多时间放在现实世界”,“现实才是唯一真实的东西”。虽说这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却反映了当下人们对游戏掌控生活的一种担忧。而人往往都是惰性的,如果没有适当的外界干预,很难会有自觉性去警惕游戏这种舒适的陷阱。
话说回来,光有“无网游日”也不够。空有这么个日子,而没有游戏公司、家长的行动以及社会配合,效果有多大很可疑。一方面,网游公司要控制自己的逐利冲动,在这一天自觉关闭服务器,否则就算监管部门三令五申,也还是会有“漏网之鱼”。另一方面,家长要作出表率,至少在这一天不玩网游和手机,主动陪伴孩子。许多小孩沉溺网游,部分原因就在于家长带头起了“坏榜样”。
网游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也是很多人的重要娱乐方式。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讲,这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提倡设立“无网游日”,并不是为了压制人们正常的娱乐与生活需求,而更多是一种善意的提醒,是在倡导更加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
2、规范网络投票不应止于校园
文 / 张登贵 来源:光明日报
据报道,近期,浙江省教育厅出台了一个令众人叫好的文件《关于规范校园网络投票活动的通知》,对网络投票过程中的拉票行为,进行了规范和管理,坚决杜绝刷票、拉票行为。
从通知中看出,浙江省教育厅阻止学校网络拉票的理由,主要是两条。首先是不真实。参与学校网络拉票者,不外乎以下几类人。一是自家人,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是自家人的亲戚、朋友,比如老同学、老战友、老同事、老乡、微信群友等,甚至扩大到朋友的朋友。
这些投票者中的大多数,对投票的对象并不了解,有些甚至连面都没见过,只是因为情面,按要求“执行”,叫投几号,就投几号,叫投几次,就投几次。这样的投票方式,要达到真实,几乎没有可能。
投票缺乏真实性,就会带来第二个问题,不公正。如果评优以网络得票多少为唯一标准,那么,得票高低的原因,并不是学生在校的表现优秀与否,而是父母的动员能力强弱。父母人脉关系广,动员能力强,孩子获得的票就多,反之,尽管孩子很优秀,但却很可能名落孙山。
如果父母拉票时还采用了经济手段,那么“票选”的结果,还与父母的经济实力有关。父母有钱的,可以通过或明或暗的近似贿选手段,拉到更多的票;父母经济拮据的,或者虽不缺钱,但不屑于采取这种不光彩行为的,孩子只能望票兴叹。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影响到国家与民族的长远利益。如果他们从小生长在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环境里,很有可能形成这样一种理念:不必老老实实学习、做事,只要会钻空子、会找门路,就可以轻松“成功”;甚至也不必自己亲力亲为,只要父母“聪明”或者富有,想要的荣誉、财富,都能唾手可得。
反过来,那些从小被不公正对待的孩子,在这种不良环境熏陶下,有可能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吃一堑长一智”,从不断的挫折中渐渐变得“聪明”起来;二是对社会失去信心,继而产生仇恨心理。这两种结果都是我们极不愿意看到的。
学校的网络刷票盛行,是社会歪风影响和渗透的结果。规范运用网络功能投票,既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还有更加准确和公平的良好效果。可是,有些心术不正者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恶意刷票日渐流行。地方荣誉的评选,经济、文化项目的竞选,商品的宣传推广,喜欢走捷径者都会运用网络拉票、刷票,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屡屡上演。
笔者赞赏浙江省教育厅的勇气。但是,解决源头上的社会歪风,单靠教育部门那是远远不够的。有法规制定权的机构,针对恶意刷票行为,亟须填补空白,制订相关的法律政策予以规范,发现了坚决查处。不能让这种正直人所不齿的“小聪明”“小伎俩”,贻害当代,贻害国家。
(作者:张登贵,系宁波日报评论部原主任)
3、谁来为教材与磁带“松绑”
文 / 扶 青 来源:南方日报
数字时代本应成“老古董”的卡式磁带、复读机,靠着与英语等教材的“捆绑”得以“续命”,每年还在大量生产、分发,又被大量闲置、废弃。近日,多位受访专家和学生家长认为,卡式磁带、复读机因使用不便、效果不佳易被闲置,客观上浪费了资源,也增加了经济负担,还对环境构成潜在威胁,不利于通过教育树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文明正向引导。
根据教育部门介绍,听力教材使用磁带,是为了确保最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负担得起。虽然这种媒介形式在发达城市的确有些“落伍”,但对偏远地区的学校、学生来说,没有网络、电脑的情形依然存在,他们购买卡式磁带录放机的费用相对较低,通过磁带进行学习也最便利。应该说,这个说法有其合理之处,但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因为这个需求是小众的,不足以强烈到每个人都要“强制标配”的程度,至少就结果来看,它也是不够明智的。简单算一笔账,2017年全国共有在校初中生4300多万人、高中生2700多万人,还有数量更多的小学生和学前教育儿童,如果其中1000万人使用卡式磁带和复读机,相关教育开支将达数亿元。这意味着,如果把自由选择权交给学生和家长,同时提供磁带光盘、影音文件下载、新型电教工具等不同媒介形式,就可节省下一大笔不必要的成本,这些钱用来帮助贫困生改善条件,不是更好吗?
从政策层面上来看,多地教育部门是支持“自愿购买”的,但落实到行动上,往往变成了“统买统发”。早在2007年4月,陕西省教育厅便率先规定小学、初中、高中《信息技术》文本教材均不得给学生搭售光盘;小学、初中英语教材所配录音磁带由学生自愿购买。但直到2016年,才由上海首次完成了教材和磁带的分离。这种对市场需求的迟钝感,跟教材供给市场有关。由于教学考试对教材有一定要求,教学用书内容、配套资料均由国家相关部门审定。这是由我国基础教育的相关特点决定的,但并不构成出版社坐收渔利的理由,一些出版社以“指定”为依据,罔顾学校和学生的现实需要,不思进取,拒绝更新,即便赚得盆满钵满,也恐怕难如人意。因此,需要推动顶层设计,鼓励出版社加强竞争,各省份依据大纲自主选择教材,并强制出版社提供多元化媒介,努力给学校方面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
不仅要给学校选择权,更要给学生选择权,之所以特别强调这一点,是因为过去也出现了一些情况,虽然学校可以自主决定教材,但没有很好地尊重学生意愿。比如2016年,山东邹平某中学拟推行“平板教学”,每个学生要交2800元买平板,该校1600多名高一学生中有1000多名学生交费。对于这项收费,多数学生就表示“不自愿”。现在也有很多“在线教育平台”,打着创新教育的幌子和学校合作,强制学生下载和消费,也是漠视学生选择权的表现。归根结底,类似行政指令的诞生,在于学生、学校的角色和地位不对等。对此,要规范教育教学重要事项的决策、审批程序,少些“拍脑袋”“校长意志”,特别是强化家长和学生参与机制,涉及经济负担的支出项目达到一定额度,就应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和家长进行对话。
教材和磁带“松绑”,还可以释放出环保优势。有人计算,现在每年产生的磁带外壳折算成等重塑料袋能覆盖200多个标准足球场,沾满磁粉的塑料带能缠绕地球40多圈。如果能把这部分资源节省下来,不仅可以为“降塑”“限塑”尽一份力,更可以弘扬环保意识,促进环保事业发展。
4、为每个孩子搭建实现梦想的舞台
文 / 沈慎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节日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祝福,凝聚着社会的共识和期许。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领导人给陕西照金北梁红军小学的学生回信,祝他们和全国各族少年儿童节日快乐,并以饱含深情的口吻,勉励他们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
诚挚的祝福、殷切的期盼,折射出领导人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关爱,体现着对儿童健康成长的高度重视。诗人的笔下,儿童常常被比喻为祖国的花朵、初升的太阳。不论是牙牙学语的孩子,还是教室中朗朗读书的小学生,这些稚嫩的幼苗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变成国家栋梁。一棵树的成长离不开土壤、阳光和雨露,而在儿童阶段就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开创更为便利的成长环境,同样也意义重大。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前段时间,在电视节目中,乡村教师和山区儿童咏唱的这首小诗,感动了亿万中国人。去年,一则四川大凉山“格斗孤儿”的视频曾引发争议,折射出部分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不论是山区儿童,还是留守孩子,每一个幼小的心灵都有一份对未来的渴望,都有对实现出彩人生的追求。中国梦,是每一个人的梦,也是每一个孩子的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今天,能不能为这些孩子搭建实现梦想的舞台,能不能让数亿儿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能不能让每一个儿童都能在祖国的阳光下成长,这或许是儿童节应该思考的深刻话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领导人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儿童的健康成长,在保障儿童权益、推进儿童事业等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每逢“六一”儿童节送上节日祝福与问候、写下寄语与期望,到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更加公平的教育机会;从完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缓解儿童医疗服务资源短缺问题,到扶持返乡创业、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破解留守儿童难题……一系列有力举措带给孩子“稳稳的幸福”,也为每一个儿童健康成长创造了更加公平的机会、更为宽广的舞台、更为便捷的通道。
相比较过去,成长在当下的孩子无疑是幸福的。但不可否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有待破解,关爱儿童,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也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多方共同努力。一方面必须把涉及儿童权益保护发展的事情,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领导人的要求,落实好中央的各项政策,在实现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中,放飞儿童的梦想。另一方面要推动形成关爱儿童的合力,对那些损害儿童权益、破坏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言行坚决防止和依法打击,把企业的社会责任担起来,把父母的抚养义务履行好,惟其如此,才能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少年强则国强”,100多年梁启超面对积贫积弱的时局,曾这样讴歌少年的朝气蓬勃。在给领导人的信中,北梁小学的学生们汇报了学习革命历史的体会和学校发展变化,表达感恩奋进、早日成才的坚定决心。当无数儿童像北梁小学的孩子那样,始终牢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以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下去,生活在祖国阳光下的少年儿童将会成长得更好,民族复兴的伟业也必将在一代代人的奋斗中实现。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中国,可期可为。
5、新华时评: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
文 / 刘敏(新华社记者) 来源:新华网
“我们要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为孩子们尊崇向往的职业,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领导人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深情寄语引发人们的共鸣。
科技兴则国家兴、科技强则民族强。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只有科技队伍后继有人,祖国未来的科技天地才会群英荟萃,科学的浩瀚星空才能群星闪耀。当每一个孩童都有着爱好科技、向往科学的心灵,不仅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之幸。
孩子的世界从来不乏梦想,许多科学发明,都是儿时梦想的回响。倘若你看到孩子们听院士爷爷讲故事眼中带光,数百个小学生为一堂太空课雀跃欢呼,你会由衷地欣慰。
好奇心是科学之母,善想象梦想才会绚丽。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先要守护好他们心中的“十万个为什么”。爱因斯坦摆弄指南针、钱学森琢磨纸飞镖,每一个奇思妙想或许都是一块科学殿堂的敲门砖……当今生活中科技无处不在,我们更有必要也更有条件给孩子更多科学启发、提供更多科普资源,让他们拥有翱翔思想天空之翅膀和探索遥远未来的热情。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言。涵养科学素质,教育位不可缺。去年开始,我国小学普遍设立了科学课,这种意在培养孩子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孩子用科学的方式探索更多可能性的做法,不失为有益探索。
让科技工作成为有吸引力的工作,还要培养全社会尊重科学、推崇科学的价值观。通过破除科研活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保护知识产权,厚植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长的沃土。
“你的理想是什么?”“当一名科学家!”希望今后,更多孩子能梦想成真。
6、五千年!每一块基石都镌刻着文化自信
文 / 施雨岑(新华社记者) 来源:新华网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过怎样的路——这是浩荡世界中,一个民族对血脉根基的求索与追问,也是茫茫宇宙间,一种文明对自身发展历程的回溯与探寻。
经历十余年的孜孜以求,“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专家们在浙江良渚遗址、山西陶寺遗址、陕西石峁遗址和河南二里头遗址等地开展大规模考古调查和发掘,以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大地5000年文明。悠久的文明传承,自此不再仅仅是史书中泛黄的记忆;每一块铸就民族血脉的基石上,都深深镌刻着文化自信。
考古实证,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便已点亮文明绚烂的花火。恢弘的城址、精美的玉器、丰沛的粮食储备……他们在黄河、长江中下游、西辽河等地,用勤劳与智慧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文明硕果。从起源到古国时代,各处文明此起彼伏,最终出现了中原地区兼收并蓄的核心,中华文明由点滴之水汇成涓涓细流,最终成为滋养广袤中华大地、孕育无数华夏儿女的大江大河。
考古实证,我们的祖先从不封闭、从不孤立。他们以非凡的勇气跨越万水千山,迁徙繁衍,事实上的文明交流几乎一天也没有停止过——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香料之路如此,名不见经传的条条通路更是如此。
历史洪流滚滚向前,冲散了说不完的传奇、数不尽的悲欢,祖先们开放革新、兼容并蓄的民族性格在这片土地上却历久弥坚。
正是这些品格与特质,让中华文明前行的步伐得以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并在5000年的漫漫岁月中沉淀为文化基因的一部分,代代相传并深深根植于每一个炎黄子孙内心深处,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绵不绝的动力源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领导人的话语,在神州大地唤起着更广泛的认同、更坚定的守望。随着探源工程取得丰硕成果,我们对自身文明之源的认知逐步清晰。文明源头的璀璨星光跨越时空,化为每个人内心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照亮中华民族未来前行之路。随着文化自信的升腾与凝聚,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还将再展新篇、更续辉煌!
微信搜索"考试吧高中资讯" 关注也可获得高考秘籍
相关推荐:
·2021高考满分作文写作技巧及方法 (2021-5-17 17:02:21)
·2021高考历史材料作文如何写出彩? (2021-5-17 16:57:00)
·2021高考高分作文:如何引入热点素材? (2021-5-17 16:55:24)
·2021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展现青春激昂的风采 (2021-5-14 16:17:49)
·2021高考提分技巧:写作文要做到心中有国 (2021-5-14 16:12:26)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