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考动态 > 正文

海南高考改革政策:学业水平考试作为录取依据

来源:考试吧 2018-9-20 11:14:10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海南高考改革政策:学业水平考试作为录取依据”,更多2019高考录取时间、高考志愿填报等信息,请访问考试吧高考网或关注“考试吧高中资讯”微信获取相关信息!

海南高考改革政策:学业水平考试作为录取依据

  一、关于总体概况

  1。问:为什么实施高考综合改革?

  答:这次高考综合改革在保持现行考试招生制度稳定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等突出问题。实施高考综合改革,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维护社会公平,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推动高中阶段学习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为国家建设民族振兴培养高素质人才。

  2。问:为什么国家选择海南作为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答:高考综合改革由教育部统筹进行顶层设计,之所以选择海南作为试点省份,与我省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探索具有良好基础有关。一是改革基础好。2004年,作为全国第一批普通高中课改的四个省份之一,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在课程建设、学生管理、教师评价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另外从2007年开始,我省又将基础会考成绩的10%计入高考录取总分,基础会考组织完全按照高考标准进行,我省已经进行了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实操经验。从整体来看,不论是在高考改革的实践操作,还是社会、师生、群众的认可度等基础都比较好。二是学生基数相对较小。全省人口920万人左右,全省高中学生约17万多人,目前每年高考考生稳定在6万人左右,新高考改革影响的学生基数相对较小,便于统筹管理和组织实施。三是海南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相对成熟。我省从2014年1月正式启动方案研制,起步早,经过深入调研、充分论证,方案制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不断完善,得到教育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和专家的指导肯定。四是地域上有一定代表性。6个试点省市中,海南在地域上虽属于东南沿海,但教育基础和条件较薄弱,与中西部省份教育特点相似,海南的试点对中西部省份可以起借鉴作用。

  3。问:我省高考综合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2017年我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高考综合改革通过调整统一高考科目、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改进高等学校录取方式等,到2020年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体制机制。

  4。问:我省高考综合改革主要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高考综合改革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在我省原有高中基础会考的基础上,调整考试的类型、科目、内容、范围、考试时间等;二是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在我省原有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基础上,完善评价内容、规范评价管理、明确评价使用;三是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改革高考科目设置、明确高等学校招生录取选考科目、改进高等学校录取方式、完善和规范高等学校自主招生、探索本科高等学校综合评价招生、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5。问:《海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是如何研制出台的?

  答:我厅把研制系列改革方案当作一项涉及民生的重要事项,严格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风险评估、集体讨论决策等相关程序。一是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开展论证。省教育厅作为政策研制的牵头部门,及时组织由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育政策专家、教研专家、高中学校校长、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研制小组,对先行试点的上海、浙江高考综合改革情况和我省各市县教育状况进行了摸底调研,对相关重大基础理论、国家政策要求和实践操作问题,组织开展了全面论证。二是汇聚各方力量,整体系统设计。在2016年先后发布的《海南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和《海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海南省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等配套方案基础上,结合高考综合改革重点课题研究成果,以及课题校实验实施情况等,我们组织研制组认真研究起草文件。2016年以来,根据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新要求,进一步充实了教育测量、教育统计方面的专家力量。三是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善。召开了160多场次征求意见会,对象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育行政、教研、考试部门和高校招生部门,高校和普通高中校长、教师、学生及其家长以及有关专家等。我们还分别召开专家咨询和专家论证会,在认真梳理各方意见基础上,反复修改,先后数易其稿。2017-2018年,国务院、教育部多次召开高考改革工作会议,我省在吸纳各项工作新要求,借鉴上海、浙江成功经验基础上,根据社会各方面意见,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细化了有关要求。四是风险评估。因高考改革是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改革是自上而下的。2017年秋季实施高考改革,我省在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管理方面以及考试招生组织、专业支持等方面,都将面临新的挑战。我们也组织专家对高考改革带来的挑战进行了风险评估,分析了教育系统内部、教育系统外部等12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五是集体讨论决策。我们多次向教育部汇报我省《试点方案》研制情况,及时就方案中涉及的政策性问题进行沟通。两年多来,我们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尤其是对一些焦点问题展开充分研讨,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达成了广泛共识,经省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后,省政府先后两次报教育部核准备案。教育部于2018年2月28日正式批复我省《试点方案》。

  二、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6。问:为什么要修订《海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为《实施办法》)?

  答: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2016年3月20日省教育厅印发了《实施办法》,2017年1月、2017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我省先后两次对《试点方案》进行了修订完善并报送教育部核准备案,2017年12月底教育部正式印发了普通高中新的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为更好地体现《试点方案》的主要精神,适应新的高中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以及根据教育部要求我省最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实施细则,需要对《实施办法》进行修订。

  7。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什么?为什么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

  答:《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教基二〔2014〕10号)中提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即学业水平考试涵盖普通高中所有学科,防止群体性偏科,打牢学生终身发展基础。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合格性考试各科目成绩合格,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或社会考生获得高中同等学历认证证书的必要条件和主要依据。等级性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是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

  8。问:合格性考试的科目有哪些?考试范围有哪些?

  答:合格性考试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共14个科目。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可以不参加合格性考试,使用高考成绩作为相应科目成绩认定的依据,具体认定办法另行通知。

  合格性考试内容为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中的必修内容。

  合格性考试成绩分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呈现,成绩终生有效。

  9。问:合格性考试采取哪种方式?如何组织实施?

  答: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6个科目的合格性考试只安排笔试。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学科除笔试外另设操作技能考查。合格性考试的书面笔试由省教育厅按国家教育考试要求统一组织实施。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5个科目的技能操作考查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命题、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评分标准,由各市县(单位)或学校按省教育厅的统一要求组织实施,考查结果计入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3个科目由各市县(单位)或学校根据省教育厅的统一要求,组织合格性考试并评定成绩。

  10。问:合格性考试成绩不合格有何影响?不合格可以再考一次吗?

  答:合格性考试成绩不计入高等学校录取的总成绩,记录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按原始分提供给高校,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

  合格性考试成绩不合格的考生,高三毕业前可再参加1次考试,即允许补考1次。

  11。问:合格性考试一个学年可以考几科?具体是怎么安排的?

  答:高中学生高一年级时可报名参加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合卷,按一个科目计)等科目中不超过3个科目的合格性考试,高二年级时再参加其余科目的考试。具体的考试时间为每年7月7、8日,每天安排4个科目的考试。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5个科目的技能操作安排在参加本科目合格性考试笔试的同一学期进行。

  不参加高考的学生,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合格性考试安排在高三下学期的4月份进行,具体时间为每年的4月9日。

  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3个科目的合格性考试安排在高三下学期的4月底以前完成。

  12。问:合格性考试报名方式与报名时间如何确定?

  答:报名方式为网上报名。报名时间为:2018、2019年安排在当年4月份和基础会考同时报名;2020年以后安排与高考统一考试科目和等级性考试同时报名。

  13。问:合格性考试各科考试时长是多少?

  答: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学科每门考60分钟。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合卷考90分钟。语文考120分钟,数学、外语考90分钟。

  14。问:等级性考试的科目有哪些?考试范围有哪些?成绩如何呈现?

  答:等级性考试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

  等级性考试内容为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中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

  等级性考试成绩以标准分呈现。等级性考试成绩当年有效。

  15。问:等级性考试什么时间报名,什么时间考试?每科的考试时长是多少?

  答:等级性考试的报名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与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统考科目同时报名,考试时间安排在高三下学期每年的6月9日--10日进行,每天安排3个科目的考试。每科的考试时长均为90分钟。

  16。问:什么人必须参加等级性考试,等级性考试成绩有什么用?

  答:报名参加统一高考的普通高中在校生、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考生,均应参加等级性考试,其考试成绩将和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组成高考总成绩,是高考录取的重要依据。

  17。问:考生等级性考试的选考科目最后选定是什么时间?选定后能更改吗?我省等级性考试每科是否提供多次考试的机会?

  答:考生根据自己的学科能力、学习兴趣和高校招生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自主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选择3个科目参加等级性考试。选考科目由考生在高考报名时最后确定,高考报名结束后不可以更改。每位考生同一科目只能参加一次等级性考试。

  18。问: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把考试科目覆盖到所有学科,会不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答:高考综合改革的目标是减轻学生负担,从政策顶层设计看,不会增加学生负担。一是新实施的学业水平考试,虽然涵盖高中学习的14门科目,但这14门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是分散在普通高中三年来完成,学生可以根据教学安排以及自己的实际,在高一年级选择不超过三门科目进行考试,其他科目科选择在高二、高三完成。这些考试均安排在学期末进行,最大限度减少了考试次数,由于考试安排在平时施考,减轻了学生备考压力。二是学业水平考试中的合格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学生学业水平只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即为合格,避免学生分分必较,唯分数论,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三是学业水平考试中的等级考有6门科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以及高校专业选科要求和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通过6选3确定等级性考试的3门科目,等级性考试成绩列入高考总成绩。由于等级性选考科目是学生自行选择确定的,不限文理科,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潜能和个性特点可以得到充分彰显,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9。问:学业水平考试作为高校招生录取依据之一以后,高中学校和学生如何适应这一变化?

  答:实行高考综合改革后,给高中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一些变化,主要是原来学生只能选择文综、理综,多数学校按文科班和理科班教学,现在学生可以文理兼修、文理兼考,选择权进一步加大,学校按学生的选择实行走班教学。这些变化,为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对教学实施和学生管理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为适应学业水平考试带来的变化,各普通高中学校要全面推进高中教学改革。一是调整教学组织方式。满足学生选课的需要,合理编班,把走班教学落到实处。二是提高校长和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加强校长和教师的培训、研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生不同的选择,组织实施相应的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三是加强教学条件保障。在设施设备、师资配备等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满足新的教学需要。 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兴趣,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选择,规划人生。教育部要求建立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我省也编制了《海南省高中生涯规划读本》并在部分学校试用。各学校要把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落到实处,提高教师对学生人生发展规划的指导能力。

扫描/长按二维码帮助高考通关!
获取最新2018最新资讯
获取2018年高考作文
获取高考历年真题解析
获取2018高考心得技巧

微信搜索"考试吧高中资讯" 关注也可获得高考秘籍

  编辑推荐:

  2019年高考作文辅导:三大要素炼成高分作文

  2019年高考作文辅导:五步训练 练就作文新天地

  2019年高考时间预计为:6月7、8、9日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liujia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