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考动态 > 正文

政府工作报告为教育工作划重点

来源:考试吧 2019-3-12 9:56:09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政府工作报告为教育工作划重点”由考试吧发布,更多2019高考资讯、2019高考报名时间、2019高考报考条件、2019高考经验等信息,请及时关注考试吧高考网或关注“考试吧高中资讯”微信获取相关信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和去年相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的论述不仅仅只是比较级的变化,更反映了教育改革发展的难点重点正在发生变化。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教育工作重点具体有哪些?

  保持教育改革政策的持续性

  钟秉林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相比去年,我国教育工作重点体现出如下特征:

  一是尊重教育规律,体现了教育发展目标的持续性。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教育的普及化程度大为提高。2018年,我国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2%;学前三年教育加快普及,毛入园率达到81.7%;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毛入学率达到88.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即将迈入普及化阶段。随着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矛盾的凸显,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已经转向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作为坚定不移的工作目标,尊重教育发展的规律性,保持教育改革政策的持续性。

  二是保障经费投入,体现了教育发展地位的优先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更加凸显。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在国家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保持在4%以上,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超过1万亿元,体现了当前我国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

  三是突出工作重点,体现了教育发展政策的精准性。相比去年,我国教育工作重点在保持政策持续性和发展稳定性的基础上,更加强调政策精准定位与突出重点。比如,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方面突出强调“加快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抓紧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突出强调“持续抓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在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突出强调“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突出强调“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等。

  四是促进资源共享,体现了教育发展路径的前瞻性。信息科技革命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正在驱动一场新的教育变革。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明确了“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目标,体现了通过教育信息化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前瞻性。

  五是发展民办教育,体现了教育资源供给的预见性。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多渠道拓展教育经费投入,逐步引入市场机制,民办教育迅速发展,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层次类型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发展局面,有效增加了教育服务供给。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明确“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的同时,强调:“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只要符合安全标准、收费合理、家长放心,政府都要支持。”体现了支持并规范民间资本进入学前教育领域,在人口政策变动背景下满足教育需求的预见性。

  教育发展方向和目标更加明确

  汪明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这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教育承载的新使命、新期待、新蓝图。

  就基础教育阶段而言,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都必须紧紧围绕“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这一目标和方向,这也是推动基础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

  首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园,只要符合安全标准、收费合理、家长放心,政府都要支持。也就是说,学前教育要坚持公办民办并举不动摇,充分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的作用,多渠道扩大供给,既要大力发展公办园,也要鼓励支持更多的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真正让人民群众的子女“有园上”“上得起”。

  其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抓紧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以解决“大班额”问题为例,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很多城镇学校班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出现“大班额”“超大班额”现象。按照国务院要求,全国2018年底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2020年底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2018年,各地积极化解义务教育“大班额”,“大班额”“超大班额”数量比2017年分别减少了18.9%和48.7%,为近10年来最大降幅。虽然2018年全国基本消除“超大班额”的目标已经如期实现,控制“大班额”取得明显成效,但要实现2020年全国基本消除“大班额”目标,今明两年仍需付出积极不懈的努力。

  最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已经取得积极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着部分西部省份实现普及目标的难度较大、职普比例不协调、总体资源缺口较大、投入需求大等难题,普及攻坚还要继续下大气力。要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继续实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加大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实施力度,推动中西部省份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确保到2020年,全国、各省(区、市)高中毛入学率达到90%,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满足青少年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中国教育步入现代化发展新时代

  曾天山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实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第一年,格外令人关注。对比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教育的表述富有新意,亮点频出,分量更重。

  一是教育的作用更大了。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集中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中谈教育,着重普通教育。而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两处谈教育的作用,一处在“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中单列职业教育,一处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中谈其他教育,显示出对教育作用的认识更加全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属教育事业,不同类型,地位并重,不仅是社会民生大事,也是稳定和扩大就业之本,与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紧密联系。

  二是教育的要求更高了。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比2018年提出的“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程度更高,要求更严。

  三是针对性更明了。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针对个别幼儿园安全事件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一定要让家长放心安心。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大篇幅针对就业问题突出加强职业教育,针对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只要符合安全标准、收费合理、家长放心,政府都要支持,无疑给学前教育社会力量举办者吃了定心丸。针对当前经济下行的形势是否影响教育经费投入的疑问,明确坚持教育投入优先保障4%目标不动摇。

  四是政策措施更实了。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论述教育工作通篇鲜有数字要求,而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多处提出数字目标,如提出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今年财力虽然很紧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保持在4%以上,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超过1万亿元。

  五是连续性更强了。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谈到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双一流”建设,发展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等。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强调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继续扭住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不放松,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办好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等。体现教育工作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循序渐进,久久为功。

扫描/长按二维码帮助高考通关!
获取最新2019最新资讯
获取2019年高考作文
获取高考历年真题解析
获取2019高考心得技巧

微信搜索"考试吧高中资讯" 关注也可获得高考秘籍

  编辑推荐:

 2-6月高考各科备考指南

 2019年高考命题的最新定调

 2019年76个高考作文万能开头和结尾

2019年高中物理学习高分五大技巧

 2019年高考时间:6月7-8日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liujia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