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奋斗精神、科学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汇聚起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话题解说:
文化传承,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议题。
当我们理解了何谓文化传承、文化传承的内容、文化传承的原因、文化传承的作用、文化传承的方式等根本性问题之后,不管命题者用何种形式命制题目,我们也许都能从容应对。
热点素材
1.《上新了,故宫》是一档全新的文博探索和文创运营相结合的节目,以文化和创意为理念,将静默的文物转化为富含精神文化内涵的文艺产品。每期节目都有一个主题,明星嘉宾围绕主题对故宫开放与未开放的领域进行探索,探寻文物的前世与今生,挖掘文物背后的价值与精神内核。通过与国内设计师和高校设计专业学生的联袂合作,设计与时代接轨的“年轻化”文创产品,让“旧文物”焕发“新生机”。
挖掘旧文物,打造新文创,其根本在于立足文物本身基础之上,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实现文物的价值传播。节目总编剧、故宫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所长祝勇介绍,所谓“上新了”其实就带有“温故知新”的含义,其中“故”就是故宫,希望能够以“温故知新”的方式,结合与时俱进、与时代接轨的新的传播手段,把有着近六百年历史的厚重文化宝藏传递下来。
2.现在,年轻有为的形象是年少多金,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懂得如何赚钱还要懂得如何花钱,再也不是纳兰容若那种精通琴棋书画的浊世佳公子了。成人的价值取向在下一代人身上复制,甚至强化。学琴(指的是钢琴而非古筝)一定要考级,下棋除非是想成为常昊那样的国手,书画是少年宫的常备项目,为的是升学时加分……那种初始的风雅在父母们的鸡毛掸子和考级的压力下,已经被扭曲,再也保持不了它们唯美的形状了。
3.有一句话说,“世界上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我们的华侨华人”。而每一位华侨华人,都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理事、福建省美协副主席董希源结合自身的实际经历,在两会中提出“以侨为桥,支持海外华侨华人担当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桥梁”的建议。
作文预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①张晓风《饮啄篇》:“一饮一啄无不循天之功,因人之力,思之令人五内感激;至于一桌之上,含哺之恩,共箸之情,乡关之爱,泥土之亲,无不令人庄严。”
②《朱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③司马光《训俭示康》:“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④《郑伯克段于鄢》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君之羲,请以遗之。”
⑤诸葛亮《后出师表》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⑥李商隐《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认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微信搜索"考试吧高中资讯" 关注也可获得高考秘籍
编辑推荐:
·2021年高考作文备考策略 (2021-4-16 23:29:33)
·2021高考作文备考莫信“套路”和“模板” (2021-4-16 23:24:01)
·2021高考作文最重要的事儿 依然是搞定情境 (2021-4-16 23:21:27)
·2021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十八岁成人仪式"演讲稿 (2021-4-16 23:19:59)
·2021年高考作文:阅卷老师看什么? (2021-4-16 23:18:03)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