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设立“师徒制”指导模式,推进“本-硕-博”资源一体化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生办副主任 冯杰梅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19年继续在18个省份招收400名本科生。今年15个本科专业(含4大类)有招生计划,新增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广播电视学专业,且首次在“新闻传播学类”按大类招生。中国社科大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优质学术资源为依托,设立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推动实现“本-硕-博”资源一体化。
一、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学校基本情况。
冯杰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简称中国社科大),校训“笃学、慎思、明辨、尚行”。2017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 隶属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致力培养政治可靠、作风过硬、理论深厚、学术精湛的哲学社会科学高端人才,以努力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流文科大学为奋斗目标。
中国社科大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占地面积49.4万平方米,拥有馆藏和共享图书554万余册,以及丰富的中外学术数字信息资源,配有宽带校园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资源,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餐饮中心等基础设施完善。
中国社科大目前有34个本科招生专业通过教育部审批、备案,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门类,拥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18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114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119个;还有金融、税务、法律、社会工作、文物与博物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汉语国际教育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北京市重点学科5个;现有博士生导师757名、硕士生导师1132名,专任教师238名。
二、今年学校招生政策有哪些变化?招生计划有无增减?
冯杰梅:2019年中国社科大计划继续在18个省份招收400名本科生。2019年学校计划在15个本科专业(含大类)招生,分别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哲学、汉语言文学、经济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英语、法语、法学、社会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其中,新增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广播电视学专业,且首次在“新闻传播学类”按大类招生。
在国际关系学院实施“外语+国关”双轨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具备扎实外语基础及丰富国关知识的专业型、复合型人才。目前招生的英语、法语、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学生除完成本专业学习之外,还可辅修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或外语专业,合格者授予辅修学位。
在媒体学院首次进行大类招生,培养复合型人才。学生可通过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专业通识课程的学习,拓展知识面,既能研究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工作规律,又能掌握新闻传播学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方位认知新闻传播学学科,也更有针对性选择专业继续深入学习。
三、请介绍一下学校的特色培养方式有哪些?
冯杰梅:中国社科大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优质学术资源为依托,志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流文科大学,培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高层次人才。中国社科大在40余年研究生教育基础上,充分整合科研力量和导师资源,组建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为本科生教学培养提供有力支撑。我校特色培养方式包括:
(一)“师徒制”指导模式
设立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导师由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其他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每位导师指导2-5名学生。目前已为2017级、2018级本科生配备293名学业导师。
(二)“本- 硕- 博”资源一体化
通过加大推免力度、硕博连读等形式,在相关基础学科和重点学科探索连续培养途径。向本科教育导入研究生教育资源,推动实现“本- 硕- 博”资源一体化。目前已组成本科生教学团队40个,包括社科院专家78人,社科大专任教师70人,校外专家4人。
(三)深度国际化培养
中国社科大充分利用中国社科院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层次国际交流合作网络,深化学生的国际化培养,扩大学生的对外培训与交流,同时大力引进国际学术资源,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多元教育。目前,学校组织选派了近百名学生赴境外学习交流;同时设立了“学生海外培养奖学金”,2018年选拔、资助了近50名优秀学生。
(四)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
把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纳入到日常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中,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和导师的科研活动,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接触学科领域前沿。2018年我校启动“人文社会科学新苗计划”,根据学生学历层次、专业特点不同,探索、提升本科生科学研究能力,形成以“课题研究”、“读书会”、“学术竞赛”、“研究小组”、“成果奖励”五位一体的本科生科学研究管理体系。在2018-2019第一学期,通过立项的有学术团体27个、课题研究161个、读书会110期、学术竞赛14项。
(五)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
采用精英教育模式,进行小班教学,每班级人数在15-30人左右。授课采取大型综合课、系列化小型独立课、研讨课、长学时课、短学时课、结合科研的研讨课等多种形式。在管理制度上为本科生提供有序转调专业、辅修专业的机会,充分激发学习兴趣,发掘学生潜能。
微信搜索"考试吧高中资讯" 关注也可获得高考秘籍
编辑推荐:
·后高考时代!考生和家长谨防这些骗局 (2021-6-23 19:48:22)
·2021高考成绩达不到这个分数 冲刺一本大学有点悬 (2021-6-11 10:08:06)
·2021高考今将全部落幕 考后要注意这些信息! (2021-6-10 9:28:02)
·2021高考报名人数:河南第一 四川是江苏2倍 重庆超京沪 (2021-6-10 9:06:14)
·2021年高考结束后 我们最应该做什么? (2021-6-9 17:07:46)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