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全国卷高考语文试题从试题的内容上看,共有5道大题22道小题;从试题形式上看,这5道大题22道小题可分为6种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翻译题、语境表达题和作文题,其中选择题有13道共49分。下边笔者就这13道选择题的命题特点作一分析,并就答策略提出建议,以供2020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参考。
一、选择题类型
现行全国卷语文试卷上的选择题共有13道,分别是:论述类文本阅读题3道、实用类文本阅读题2道、文学类文本阅读题1道、文言文阅读题3道、诗歌鉴赏题1道、语言运用题3道。
这13道选择题从答题时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的支撑上看,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考查对文本内容和形式的理解、筛选和分析的有8道,分别是:论述类文本阅读题3道、实用类文本阅读题中前2道、文学类文本阅读题中第1道题、文言文阅读题中的第3道内容分析概括题、诗歌鉴赏题中第1道题。
第二类,考查根据语境理解句意的试题1道,即文言文阅读题中的第1道断句题。
第三类,考查对相关知识的识记和运用的试题有3道,分别是:文言文阅读题中1道(文化常识题)、语言运用题中2道(即词语辨析题和病句辨析题)。
第四类,考查依据语境分析句子之间衔接的试题1道,即语言运用题中的那道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句子的试题。
二、作答策略
1.作答第一类试题的策略。第一类选择题全部为文本阅读选择题,作答这类选择题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快速通读所给阅读材料,把握住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
第二步,细读要作答的试题,根据第一遍通读的印象,筛选出答题所凭借的语段、语句,甚至词语。
第三步,将筛选出来的语段、语句、词语,根据题干要求,同题目中四个备选答案一一比较、分析、判断。
2.作答第二类试题的策略。第二类选择题乃文言文阅读题中的第1道断句题。从高考这几年的设题情况看,要求断句的句子中带有标志性的词语很少,因此,作答这种选择题,考生可采取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尝试初断。具体方式是,通读所给的要求断句的句子,通读过程中,能断开的先尝试断开。
第二步,复读再断。即在第一步初断的基础上,再细读所给的要求断句的句子,再次断句。
第三步,参考所给的四个备选答案,确定答案。
3.作答第三类试题的策略。第三类选择题从设题特点上看,考查的是对相关知识的识记和运用。具体而言,文言文阅读题中的那道题考查的是对常见常用的文化常识的识记和运用,语言运用题中的词语辨析题考查的是主要是对常见常用的成语的识记和运用,语言运用题中的病句辨析题考查的是对相关的语法知识、逻辑知识的识记和运用。因此,作答这类选择题,办法只有一个:对相关的知识必须有一定的积累、一定的运用经验。前者是基础,是关键;后者是技巧、是方法。作答这类选择题,只要考生将相关的知识牢记在心了,一般而言,不会丢分。
4.作答第四类试题的策略。第四类选择题的基本特点就是根据语境选择衔接恰当、顺畅的句子。从考点上讲,属于“简明连贯得体”这一考点。从考生作答策略上看,考生要顺利拿下这道题,前提是得做一定数量的训练题。这个“一定数量”如何把握呢?笔者的经验是,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不能少于50道!在做够这50道题的基础上,可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注意分析要选择的句子所在的语境特点,这里包括要选择的句子所在上下文的文意、上下文所使用的句子的句式特点等。
第二,注意分析四个备选答案所给的四个句子的意义及表意特点。
三、结束语
从赋分上看,全国卷高考语文试卷上的选择题共13道49分,占高考语文试卷总分的三分之一。从这个角度看,考生在考试中如能很好地拿下这13道题49分,则语文总成绩就不会低于110分。这样,从语文成绩的角度讲,考生的高考绝对是成功的。由此可见,选择题在高考语文总成绩中的重要性!考生在复习中千万忽视不得。
微信搜索"考试吧高中资讯" 关注获得高考备考资料
编辑推荐:
·2021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试题分析 (2021-6-8 17:55:18)
·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全国乙卷) (2021-6-8 11:20:55)
·2021年高考语文解析:四个关键词解析语文卷 (2021-6-8 11:08:59)
·2021年高考语文试卷释放哪些改革信号 (2021-6-8 10:51:17)
·2021高考语文试题:春风化雨 讲述高考育人故事 (2021-6-8 10:23:22)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