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2高考 > 高考政治 > 高考政治辅导 > 正文

2010年高考政治答题模板:专项指导与训练

来源:考试吧(Exam8.com) 2010-2-20 14:59:07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题型三 最佳型选择题

  题型特点

  近几年高考政治试卷中,单项选择题的题目一般表述为“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一些选择题的题干中还有“最主要”、“最重大”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最佳型选择题一般由题干和题肢两部分构成,在各题肢(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他题肢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该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再现或再认能力和理解书本知识的能力。从教学实践看,这类试题一般难度较大,学生容易丢分。

  解题对策

  对策一:运用优选法,选择最直接、最贴近的题肢。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理解题意,确定最佳标准,逐个比较、分析题肢。只有与题干的中心意思联系最直接、最贴近的才能选,不能作无限延伸。特别提醒的是,最佳型选择题不是所有符合题意的都可以选。如果仅仅与题干中的某一部分、某一层次的意思吻合,就不能入选。

  对策二:将排除法和直选法相结合,将学科知识、时政知识和生活常识相结合。首先,看题肢的观点、原理表述得是否正确,如果错误或包含部分错误,或是题干的同义反复,则应当首先排除。其次,看题肢是否符合题意。在这时,把握题意的关键是审题。首先要审清题干的规定性,如“正确的是”、“错误在于”、“原因是”、“两(三)者的关系是”等,题干的规定性不同,答案就不同;其次是审题干的内容,抓住中心词和关键词,弄清材料中的主体做了什么。特别是当题肢分别是某一知识点的不同层次时,一定要结合题干的情境,准确把握题肢与题干的关系,才能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题肢。

  选择题

  1、5年前,等离子彩电价格高达20多万元,到了2005年夏天,一些国产品牌的等离子电视已经跌破万元。造成这种剧变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人民币价值的增长

  C、人民收入的下降 D、市场竞争的结果

  2、2005年11月7日,30名拥有亿万资产的浙江民营企业家齐聚清华经管学院,开始接受为期12天的封闭式脱产学习。该省民营企业家近80%都是农民出身,其中70%以上只有初中以下学历,为此,该省在清华经管学院建立“非公有制经济人才培训基地”。民营企业家参加学习的主要目的是

  A、更进一步提高物质生活水平 B、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C、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某地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开发出优质、高效、符合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使这些产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这个事例生动说明

  A、传统产业可以改造高新技术产业 B、高新技术产业将完全取代传统产业

  C、技术进步是产业创新的动力 D、技术进步是市场开发的结果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主要是因为

  A、农业属于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

  B、我国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比较薄弱

  C、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部分 D、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005年11月11日,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最终揭晓,一共是五个“福娃”,名字谐音连起来恰好是“北京欢迎你”,据此回答5-6题。

  5、举办奥运会将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

  A、促进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 B、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C、促进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 D、促进世界市场的有机整合

  6、“福娃”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大量使用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多方位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过,“福娃”“将把传统的中国祝福带往世界。”这说明艺术创作

  A、具有创新性,体现时代文化的要求和精髓

  B、具有继承性,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C、具有主观性,一般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

  D、具有客观性,不受创作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7、一些地区和部门为了追求较高的GDP增长,采取了破坏环境、耗竭式使用自然资源的做法。GDP上去了,但环境却越来越糟,资源浪费也相当严重,导致经济发展缺乏“后劲”。这种发展给我们的主要教训是

  A、没有把握好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

  B、背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C、没有真正实践“三个代表”

  D、背离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8、近年来,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出现了一系列的民主政治新形式,如直选村干部、政务公开、政府决策的民主听证会、网上征求公民的议案等。这表明

  A、我国的民主主体在不断扩大

  B、我国人民的民主权利具有真实性

  C、我国人民的民主权利范围十分广泛

  D、民主集中制是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题型四 正误型选择题

  题型特点

  正误型选择题,亦称判断型选择题,要考生对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作出判断,选出正确的或错误的选项。其题干一般表述为“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错误的,不成立的)”,而其选项可能是不同的知识点,也可能是同一知识点的不同侧面。此类试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又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要求选出错误题肢的正误型选择题又称逆向型选择题。逆向型选择题通常有两种类型:⑴题干指向是正面的、肯定的,但材料中的引言或现象是错误的,要求考生稳定出题干中的错误言论或负面材料中所体现的错误观点;⑵题干指向是反面的、否定的,题干部分的问句中常有“不是 ”、“不属于”、“不正确”、“错误的”、“与……无关”等词,要求选出不符合题中观点的题肢。

  解题对策

  对策一:排除法与直选法相结合。首先,解答正误型选择题时要明辨是非,就必须全面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这是进行正确判断、正确选择的前提;其次,我们应把题干与每一个题肢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判断,凡是与题干要求一致的或属本质联系的就是正确选项,否则就应排除。

  对策二:排除思维定势的影响。解答选择题时,我们一定要弄清题目的规定性,明确其选择的指向。逆向型选择题在高考试卷中不时会出一两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稍不留神,就会选错。解答这类选择题时,不能够一见到错误观点就排除,因为这类题要选择的就是那些错误或部分错误的观点。解答逆向型选择题,可以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并用。首先根据题意正向思维,找出符合事实的、正确的题肢;然后再逆向思维,把符合事实的选项划去,剩下的就是符合题意要求的选项,即正确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国际石油价格2002年平均每桶26美元,到2005年8月12日,美国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涨到了67美元,创造了23年以来的最高价。在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作为世界石油主要供应者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正确做法是

  A、减少石油产量,确保其经济利益 B、增加石油产量来平抑油价

  C、实施限产保价措施,刺激油价上涨 D、启动自动增产机制来追求更高的油价

  2、老子说过:“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他的这一论述认为

  A、事事需要亲自参加实践 B、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C、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 D、圣人的意识是主观自生的

  3、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我国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根据对汇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测算,人民币即日起对美元升值2%。在这一情况下,对于手持外汇的居民,下列做法会导致损失的是

  A、把美元兑换成人民币 B、把美元存入银行

  C、到美国旅游,使用美元消费 D、把美元兑换成欧元

  4、某市一国有企业经理带领职工奋力拼搏,终于扭亏为盈,为该市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市政府决定奖励他20万元,并宣布该奖金免缴个人所得税。对该市政府的做法,正确的评价是

  A、税收归国家所有,市政府是国家机关,有权这样做

  B、税收是国家通过法律确定下来的,市政府无权改变

  C、市政府不能越权,应请求上级税务机关宣布此奖金免缴个人所得税

  D、这是一种激励措施,值得学习和推广

  5、2005年10月17日,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去贺电,勉励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继续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积极开发太空资源以造福人类。从哲学观点来看,贺电强调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的促进作用

  C、要正确处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D、正确处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6、下列说法具有无神论意义的是

  A、子不语怪、力、乱、神 B、天不变道亦不变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移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二、不定项选择题

  7、有人认为:“物以稀为贵。”这句俗语形象地说明了商品的价值是由供求关系的变化决定的。这种观点:

  A、认为商品缺短会使商品的价值量增加

  B、指明了价格与市场供求的正确关系

  C、混淆了价值与价格 D、指明了价值与市场供求的正确关系

  8、一家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商战中,作出郑重承诺:“同样的质量,价格更低;同样的价格,质量更高。”这句承诺:

  A、属于不正当竞争 B、表明商品价格是由质量决定的

  C、可以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D、有利于促使企业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9、某电子公司合同工王某严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公司解除了与之签订的劳动合同。王某认为自己虽然给公司造成了损失,但自己与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仍然有效,遂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仲裁机关应当裁定:

  A、厂方负违约责任,因为劳动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均不能毁约

  B、厂方违背了协商一致原则,单方面毁约,是违法行为

  C、厂方正确,因为王某违反规章制度,给企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

  D、王某败诉,因为他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没有很好的履行义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相关推荐:高考政治应试答题技巧及平时复习训练攻略
       早定乾坤:2010年高考政治各题型专项指导与训
       高考解题能力大突破:政治如何找准“题眼”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宋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