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2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考热评 > 正文

教育部前副部长赵沁平:取消高考将更不公平

来源:新华网 2010-3-13 13:31:15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3月4日,当记者来到北京21世纪饭店参加全国政协教育组的分组讨论会时看到,会场内,有委员慷慨陈词,有委员要即兴发言;会场外,有委员在过道内被各路媒体围堵。

  无论是学生减负、应试教育还是教育公平、高考制度改革,抑或是高校的去行政化……哪一条都可以让委员们滔滔不绝。

  对于这些话题,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前副部长赵沁平又会怎么看呢?在会议的间隙,《中国经济周刊》专访了赵沁平。

  取消高考不可行

  《中国经济周刊》:您认为中国的高考制度需要改革吗?我们是否考虑过取消高考制度?

  赵沁平:坦率地说,高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但怎么改有待深入探讨,必须要慎重从事,必须考虑我国的国情、社会发展阶段和国民的承受、认可程度,容不得半点草率。笼统地讲“取消高考制度”,我认为并不可行。我国不是没有过取消高考的先例,结果证明怎么样呢?

  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教育培养了那么多人才,为我国改革开放30年伟大事业提供了人才支持,我们不能对高考制度全盘否定。如果你在网上发个帖子,宣布取消高考,我想可能会遭到80%的网友反对。

  公共考试(在国外是社会机构组织的社会考试,我国是政府组织的统一考试)的出现,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种进步。其作用有三,一是保证基本的公平性,二是具有交流和共享性,三是降低全社会高考招生的成本,包括考生的开销。

  目前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还相当大,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实现高等教育公平,首先要确保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再就是选拔过程的公平合理。

  目前的高考制度存在一些问题,但仍然是现阶段相对公平的一种方式,如果取消,会导致更严重的、新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在于选拔标准太单一,只看高考成绩。

  高考并没有“一考定终身”

  《中国经济周刊》:那您怎么看中国高考制度的“一考定终身”?

  赵沁平:我不太能理解“一考定终身”的说法。就拿一个高考学生来说,如果今年考得不好,可以明年再考;明年没录取,后年还可以再考,并没有“一考定终身”。

  《中国经济周刊》:美国的高考制度设计会让学生多考几次,取最高值。您不认为这种设计比中国的一次考试要合理得多吗?

  赵沁平:这其实也是我们要考虑改革的方向之一。在这方面,国外的一些机制办法可以借鉴,我们自己的历史经验和已进行的试点情况可以总结,稳步推进。

  《中国经济周刊》:那您怎么看美国高考制度中的综合评价机制,除了考试成绩外,还有其他因素的权重呢?

  赵沁平:突破高考成绩单一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比如像美国大学录取学生时,不同类型的大学采用不同的社会考试成绩,此外还参考中学成绩,参考中学校长、学校校友推荐,有的还可面试等等,这在美国是被社会普遍接受的通行做法,是我们今后改革可以借鉴的。

  再过10年、20年会得诺奖的

  《中国经济周刊》:您不认为美国的高考制度比中国的更为合理吗?

  赵沁平:大家都愿拿美国的教育制度与我们相比。的确,美国的教育制度在许多方面值得我们研究、借鉴,而且我们有不少教育制度、措施是借鉴了美国的,比如我国的学位制度、博士后制度等。

  但是教育发展是与社会发展阶段密切相关的,是与民族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有些教育制度在美国合适,但搬到我国就行不通,或者起码现在行不通。比如,美国大学经费中校友捐赠占相当比例,我国大学则微乎其微。

  教育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与经济发展不一样。我国经济建设可以30年走过发达国家100年的经济发展道路,但如果追求30年教育成就、30年大学建设走过人家100年的道路,在某些方面就会发生问题。百年树人,教育需要严谨、需要循序渐进,教育不宜“跨越式”发展。

  《中国经济周刊》:去年,钱学森之问“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创新性人才”引起国人深思;迄今为止,中国内地还没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怎么看待这些问题?

  赵沁平:钱老提出一个令国人和政府深思的大问题。我国改革开放30年,在经济、社会、科技等各个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没有一定数量的创新人才是不可能的,但确实培养的创新性人才不足。

  至于诺贝尔奖,我们可以关注,但不必太过在意。我们致力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致力于科学发现和科技创新,致力于做好我们的事情,再过10年、20年,我们会得的。(中国经济周刊 胡雪琴)

  相关推荐:盘点最好8所非重点大学 四川外语学院上榜
       2010年高考体检3月1日开始 4月30日前结束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宋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