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2高考 > 高考历史 > 高考历史辅导 > 正文

2010年高考历史热点:“三农”问题

来源:考试吧(Exam8.com) 2010-5-9 13:26:31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2010年高考历史热点:“三农”问题。
第 4 页:参考答案

  4、垦荒的利与弊、经验与教训。

  (1)表现:①春秋战国: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现许多私田; ②西汉:全国耕地面积扩大到八百多万顷; ③三国:魏、蜀、吴都实行屯田,使荒地得到开垦; ④南朝:江南土地大量开垦,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北方边疆得到开发; ⑤隋唐:耕地面积大量增加;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开垦山地,围湖造田使耕地面积增加; ⑥明朝:鼓励垦荒,明初全国垦田数达8.5亿亩; ⑦清初:奖励垦荒,清初100多年,全国耕地面积增加40%。

  (2)利:耕地面积的扩大,保证了农业的正常有序的发展,促进人口的增殖;

  (3)弊:过度开垦,造成自然植被的破坏,环境恶化,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

  说明:中国古代自远古到西周,耕垦的区域限于中原与关中部分地区,进入东周后,由于人口的增多,土地私有制的萌芽、产生和确立,以及增强国力的需要,开发土地资源的要求大为增强。

  在政府的组织和鼓励下,中原荒地大力减少,垦田迅速向边远地区扩张,如秦始皇曾迁内地人民到珠江流域和河套一带垦荒。汉武帝在西域屯田。三国时期曹魏组织农民和士兵屯田。西晋和北魏、隋唐,先后实行占田制、均田制,将大量空荒土地分给农民开垦种植,同时又实行屯田,促进了土地的开发和农业的发展。

  隋唐以后历代王朝也都重视动员和组织人民开发利用土地,如明初,太祖皇帝鼓励垦荒,减免赋税,实行屯田。清初以督垦荒地的成绩,作为对地方官吏奖惩的标准。中国古代国家重视人、地这两个农业生产力主要因素的增长,是社会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得以发展,甚至出现繁荣局面的决定性条件。

  但盲目垦荒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如历史上黄河流域本是一个宜农宜牧的地区,到处是青山绿水。所以,黄河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但是,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砍伐森林,毁坏草原,年复一年,严重破坏了黄河流域的生态平衡,使昔日的肥田沃土,逐步变成了今天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再如明末以来长江上游高产旱地作物的引进、人口膨胀、山地陡坡垦殖形成一个怪圈,使森林大量耗损造成水土流失的不可避免性。

  5、以农立国的思想与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国家在经济政策上一直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即保证经济政策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面倾斜。

  统治者为什么重视农业?因为农业的发展:(1)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其规律为:农业发展→立民之欲→安定民生→稳固统治;或者:农业发展→治民→治国。(2)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国富力强的标志。(3)农业的发展,也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4)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如西汉武帝用兵匈奴,如没有西汉前期农业的发展,钱粮的充足是不可想象的。

  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代,最早由李悝在魏国的改革内容中有所体现,随后商鞍在秦国的变法中将重农抑商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以后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将其作为治国的典范。

  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商软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西汉初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汉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在这时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并在重农抑商政策思想的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这样就失去了其产生之初的进步性。

  6、经济重心南移过程、原因和影响。

  过程:①商周时期,经济中心在河南、陕西一带;②秦汉时期,经济中心在关中地区;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中心在关中和中原地区,及淮河流域;但长江流域的经济重要性已与之接近;④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⑤五代十国和辽宋夏金元时期,长江中下游经济发展很快,尤其是南宋时,江南经济已超过北方,成为全国经济中心;⑥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不仅是农业经济中心,也是工商业中心,在这里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原因:①南方自然条件好;②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③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农业劳动力增加,并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④统治者调整政策,重视生产的发展;⑤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宋)对经济中心的南移也有一定影响。

  7、近现代不同历史时期土地纲领的内容、评价和比较(尤其需要注意中国共产党在不同阶段提出的土地政策及政策提出的背景及结果影响)

  (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制定《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强烈愿望,但这只是空想,平均主义思想在当时无法实施;

  (2)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的“平均地权”,采用“平均地权”的办法解决土地问题,不是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说明资产阶级不能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

  (3)中国共产党:①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在根据地开展以“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为路线的土地革命;

  ②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采取“双减双交”政策;

  ③解放战争时期,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④建国初期,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保护富农阶级的土改运动,到1952年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⑤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即土地改革运动、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建国后我国农业发展状况的曲折过程及其原因。

  (1)过渡时期(1949~1956年):1950年实行的土改,实质是农民个体所有制;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政府先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运动,后通过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合作化,把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化为公有制,从根本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中共八大制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957~1966年):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由此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60年中央开始在农村纠“左”,对内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又召开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

  (3)十年“文革”(1966~1976年):由于过分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农业生产停滞不前,后在周恩来和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期间,国民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

  (4)“文革”结束后初期(1976~1978年):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犯“左”倾错误,在经济建设上又急于求成,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后经过整顿,国民经济得到较快恢复,某些方面甚至有发展。

  (5)改革开放以来(1979年至今):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zhangyuq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