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在理综的复习过程中,我们该如何准备物理学科的应考?来自杭州二中的物理老师胡亦民,为考生带来了详细的复习计划。
最后阶段的应试复习是取得满意成绩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既要重视知识基础、又要关注方法技巧、更要提升解题效率。为配合学生的临考复习,提几点建议供学生参考。
一、明确方向,夯实基础
依据“考试说明”中所列出的知识条目,仔细阅读对应教材内容,形成准确的知识点。这种回归教材的复习方法是解决部分选择题、实验题的有效途径,特别是物理选修3-2、3-4和3-5模块,建议用这种方法复习。在复习中要明确各种题型可能出现的知识区域。
二、注重方法,灵活应用
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各种解题方法和物理规律的灵活使用,使解题过程更快。以选择题为例,谈谈解选择题的十种方法。
1.直接判断法
通过阅读和观察,利用题中所给的条件,根据所学的知识和规律直接判断,得出正确的答案。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基本不需要“转弯”或推理简单的题目。
2.逐步淘汰法
通过分析、推理和计算,将不符合题意的选项一一排除,最终留下的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如果选项是完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可通过举反例的方式排除;如果选项中有相互矛盾或者是相互排斥的选项,则两个选项中可能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当然,也可能两者都错,但绝不可能两者都正确。
3.特殊值代入法
将一个连续的物理过程看成是由几个特殊子过程组成,并用物理过程对应的物理量的特殊值代入运算,由运算结果推知原物理过程的变化特点。
4.作图分析法
“图” 在物理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将抽象物理问题直观化、形象化的最佳工具。中学物理中常用的图有示意图、过程图、函数图、矢量图、电路图和光路图等。若题干或选项中已经给出了函数图,则需从图像纵、横坐标的物理意义以及图线中的“点”、“线”、“斜率”、“截距”和“面积”等诸多方面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5.极限分析法
将某些物理量的数值推向极致(如:假设摩擦因数趋近零或无穷大、电源内阻趋近零或无穷大、物体的质量趋近零或无穷大等等),并根据一些显而易见的结论或熟悉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的一种办法。
6.单位判断法
从物理量的单位出发筛选出正确答案。如果等式两边单位不一致,或所列选项的单位与题干要求量不统一,则肯定有错误。
7.类比分析法
所谓类比,就是将两个(或两类)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相同或相似之处,相互的联系或所遵循的规律,然后根据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一步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在处理一些物理背景很新颖的题目时,可以尝试着使用这种方法。
另外还有整体分析法、等效转换法、构建模型法等解题方式。
三、注意积累,提升能力
从解决物理试题的过程看,分析和解决物理试题的进程中,包含着各种不同的思维活动,有机调用各种思维活动,就构成解题的思考策略。思考策略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一、识别和分析问题的环节,它是指正确理解题意,善于发现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恰当地选择研究对象,正确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外界影响及运动变化的过程。这一环节的中心任务是找出题目中的隐蔽条件、临界条件,依据试题特征分析物理过程,通过分析剖析题目实质。
二、“问题原型”的衍生和再造环节,“问题原型” 就是形成物理概念和原理时的原始材料、实验探究或验证的过程,以及为了掌握物理技能、方法时,学习过的典型范例。从本质上讲,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都是在 “问题原型”的启发下,进行思考和展开思路的;很多看似新的问题都是由所熟知的“问题原型”衍生或再造而成。在物理试题解决中,除了熟记公式以外,还应熟练掌握各种类型的“问题原型”,在分析和解决物理题目时,“问题原型”掌握得越丰富且稳定、可辨别性越强,解题能力就越强。
由此看来,整理和消化已做过的物理试题,订正以前出现过的错误,是一种很好的复习手段,它既能弥补知识的缺漏,又能体会解题的方法和技巧,还能找到更多的有效 “问题原型”。
·2021年高考其实就考了六个字! (2021-6-9 12:14:34)
·2021高考物理卷有“赛龙舟” 英语卷考“做早餐” (2021-6-9 9:38:08)
·2021年高考命题主要有哪些思路和原则? (2021-6-8 18:07:05)
·考试吧:各科目2021年高考试题答案点评 (2021-6-11 15:26:59)
·各科目2021年高考冲刺复习指南汇总 (2021-5-26 12:08:05)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