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东方优能中学教育 关也
试卷分析
自07年全国高考陆续改革以来,今年终于轮到了北京。因此2010年是北京考生使用新课标教材参加高考的第一年。在变革之际,往往会求稳,讲究循序渐进。所以我们在考前便曾预测过,今年高考历史试卷的特性是稳定与过渡并存,难度较之去年甚至会有所下降。从实际情况来看,同预判并没有太大的出入。
10年试卷的稳定性,最直观地体现在题型分值分布上,选择题12至23题,每题4分,共48分。材料解析题三道,37题为历史学科内综合题,36分。39、40为政史地三科大综合,其中历史部分各占8分。这一题型分值分布,从06年便确立了下来,连续5年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北京文综卷历史部分的出题形式,在高考大纲时期已经完全定型。新课标时代会继续沿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历史选择题正在逐渐脱离专题设计。今年的12个选择题只设计了2个专题(去年有5个):12、13题集中考察“专制集权”;17、18题集中考察“武装斗争”。其实在08年的时候,全国卷历史部分便已取消了这种以专题为单位的命题模式,形式更加自由,考察范围更加周详。而北京卷借着课改的机会,慢慢转换设计思路,也是稳中求变的一种体现。至于选择题的具体解析,详后文。
接下来说说大题。第37题材料解析题承袭了北京卷以往的风格:一个大题分四段材料,考察同一个主题下的四个小方向。今年考题以“茶叶”作为切入点,分别从“茶叶与中国古代经济”,“茶叶与世界贸易”,“茶叶与美国革命”,“茶叶与民族企业”等4个方向设计问题。
对广大考生而言,当看到大量“茶叶”出现,会觉得非常陌生。但其实这些题目,并不十分困难。理由之一便是很多设问中,都出现了“阅读材料,概括”这样的字眼。这样的题目主要考察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意味只需归纳总结材料就可以得到一部分分数。这是最典型的新课程标准下高考的命题风格。而事实上,今年北京卷52分的材料解析题中,有接近20分的答案,是隐含在题干的材料当中的,远超以前。这在某种意义上降低了这份试卷的难度。
陌生材料的大量涌现,自然有利有弊,祸福间半。除了能让考生概括出答案,也还可以扰乱大家的注意力,让简单的设问变困难。比如今年37题的第4小问,关于“张一元”茶叶的发展。该题要求考生阅读表格材料,划分“张一元”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并分析这一阶段内中国的相关经济状况。如果题目换个问法,诸如直接问大家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或者直接问建国以来经济的变化,考生或许会觉得有话可说。但一旦将简单问题“包装”上陌生的材料,大家就会觉得难以下手。
所以其实今年的历史考题可以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课改后的高考,题目难度不再体现在要求考生背住那么多庞杂的知识,或掌握冷僻的考点,而体现在考生如何去处理和应对那些陌生的背景材料。这是2011届考生所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以上,是对今年北京高考文综历史部分的简单分析。
选择题解析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回答第12、13题。
12.图6是一幅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图略:有涿郡、广阳国等)。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
A. 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解析】本题选C。考察汉初“郡国并行”的基本史实。汉代地方制度,先由汉初的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到汉武帝颁行“推恩令”削减封国。图中地名,提到了XX国和XX郡,可知是“郡国并行”时期。
1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解析】本题选D。考察中国古代思想。其实考点比较简单:法家——韩非子;汉代——董仲舒。弄清楚这组对应关系就行。荀子和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商鞅是战国法家。
14.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2010年初,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出该作品。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一个朝代的是
A. 顾恺之《洛神赋图》 B.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C. 王祯《农书》 D. 李贽《焚书》
【解析】本题选C。考察中国古代文化。北京卷近三年以来,几乎没有考过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但课改后,《必修三》文化史的重要性凸显,因此今年出现了这类题目。而且“四大农书”(按: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朝王祯的《农书》和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又是新课标教材里面的一个新的概念。其实解体思路一如既往,主要关注人物或事件与历史时间的匹配。王祯,元代人。顾恺之,东晋人。吴道子,唐朝人。李贽,明朝后期。只能选C,其它选项皆与题干时间不合。
15.“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无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A。魏源 B. 王韬 C. 宋教仁 D. 胡适
【解析】本题选B。考察清末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王韬。题干材料是一段文言文,表达的意思比较浅显:“君为主”(即君主专制)与“民为主”(即民主共和)皆不如“君民共治”(即君主立宪)。而王韬作为早期维新派,自然主张君主立宪。所以选B。魏源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著有《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护君主专制;宋教仁是同盟会(国民党)成员,主张民主共和。胡适的考点一般在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与科学等等。
16.1903年有人指出:“选官之祈以神,断案之祈以神……以重要家国大事而轻付虚空无凭,泥塑木雕之一掷,迂愚如斯,固执如斯。”这反映作者
A. 抨击迷信思想 B. 痛斥君主专制
C. 批判宗法制度 D. 回击复古逆流
【解析】本题选A。考察对材料本身的阅读和理解。属于送分题。
武装斗争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重要法宝。回答第17、18题。
点击进入:2010高考答案
点击进入:2010年高考试题答案交流论坛
·2021高考文综各科最后冲刺复习策略 (2021-5-14 16:25:25)
·权威专家评析2020年高考全国卷III文综试卷 (2020-7-10 18:41:22)
·2020高考全国卷文综试题解析 (2020-7-9 8:47:48)
·考试吧:各科目2020年高考试题答案点评 (2020-7-7)
·2020高考:高三怎样快速提高文综成绩 (2019-9-30 17:07:06)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