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具体的学习方法
下面说一些具体的学习体会:
1、做一个个人错题集。如果做错了题目,不管发现什么错误,不管是多么简单的错误,都收录进来;我相信,一旦你真的做起来,你就会吃惊的发现,你的错误并不是更正一次就可以改掉的,相反,有很多错误都是第二次、第三次犯了,甚至于更多次!看着自己的错体集,哎呀,太触目惊心了。这真是一个自我反省的好地方,更是一个提高成绩的好方法。复习越往后,在知识上取得突破的可能性就越小,而能纠正自己的错误,实在是一个不小的增长空间。如果你还没有这个习惯,那么,等一会儿散会了,就去准备一个吧,收集自己的错误,分门别类,然后没事的时候就翻一翻,看一看,自警一番,肯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2、参考书要很多吗?我想说的是,不要迷信参考书,参考书不要很多,有一本主要的就足够了。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现在市场上很多参考书买得很好,都挂着某某名校名师的牌子,鼓吹的有多么多么好,结果,不少同学在眼花缭乱中拿了一本又一本。其实,我们在复习中时间很有限,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更有限,在这些有限的时间,朝三暮四,一会儿看这一本参考书,一会儿看那译本参考书,还不如不看。我在前面四个部分的论述中,已经给大家提了两个很重要的任务,一是要看近六年的高考题,反复的看,深入的研究,把握高考的规律;二是,把课本的知识结构知识要点烂熟于心,能够在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里把一科知识全部回顾一遍。能做到这两点,要比看一些所谓“金钥匙银钥匙”的参考书要重要的多。总之,一句话,抓住最根本,最主要的,不要盲目的看参考书,特别是不要看很多参考书。
3、遇到疑难该怎么办呢?首先是要尽可能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如果不能解决,也要弄明白自己不会的原因是什么,问题出在那里。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决不奢望不遇到难题,但是,也决不允许自己不明白难题难在那里。自己不能解决的时候,就可以采取讨论以及向老师请教等方式,最终解决那些难题;解决绝不是你原来不会做的通过别人的帮助会作了,而是,在会作之后,回过头来比较一下原来不会的原因是什么,一定要把这个原因找出来,否则,就失去了一次提高的机会,作题也失去了意义。
4、怎么跳出题海?我想大家一定非常关心这个题目,因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题目太多了,好像永远也做不完。试试下面的方法,第一,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分析一下每到题目都是怎么考察的,考察了什么知识点,这个知识点的考察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式;第二,继续做题时,完全不必要每道题目都详细的解出来了,只要看过之后,可以归入我们上面分析过的题型,知道解题思路就可以跳过去了!这样,对每个知识点,都能把握其考试方式,这才是真正的提高。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做一道题只是做了一道题,“就题论题”,不能跳出题外,看到本质,遇到新的题目,稍有一些不同就没有办法了,还谈什么提高呢?又怎能摆脱让你烦恼的题海呢?
5、考场制胜的法宝。首先是要摆脱心理上的恐惧,可以这样提醒自己,:“害怕什么呢,不管有多难,大家都和我一样。”这样自我心理暗示一段时间之后,心里就坦然平静多了。其实考试中最重要的不是要考的怎么怎么样,而是能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这也是超水平发挥的前提。大家不妨试一试,也许效果很好呢!其次,就是要有正确的考试策略,做到“崇辱不惊”,特别是,遇到难题的时候,不要紧张。考试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一旦遇到一个题目,作了好长时间还无法解决,就焦躁不安,严重影响后面的作题,进而也影响考试的成绩。我认为,遇到这种情况就应该暂时放弃这道题,接着做下去,以保证别的考题不受影响。要相信这一点:难的题目,对大家都很难,不会做并没有什么;到最后所有别的题都答完之后,再回过头来心平气和地看它,也许就做出来了。高考试卷上,总有2到3个有些难度的题目,可是我希望大家注意这样一个事实,真正让你和别人拉开距离的不是那些难题,而是那些大家努力一下都可以解决的题目。
6、再次正确认识高考。其实,这里,我只是提醒大家注意另一个事实而已了。那就是,高考试卷中,超过80%的内容都是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已经练习过的内容的翻版,也就是说,80%多的题目都是非常基础的,80%多的分值通过努力,我们每个人都是可以拿到的,如果大家不相信,可以自己去看一看是不是这样。80%是什么样的水平呢?如果150分的试卷,也就是120多分,想象看,抓住了这些基础的题目,每门课都能考到120多分,是什么水平呢?所以每一个同学都要看到这个事实,让自己自信起来,也许在高考中取得满分很不容易,可是,取得120多分却是一点也不难呀!
在我们的学习、复习直到最后的高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素养是我们天天都应该做到的,这是第一部分。而要主动的学习,清醒的学习,充分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就需要从一开始就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战略,能合理的安排各科的学习,做到整体最强,而不是有的强,有的弱,这是第二部分。自始至终,抓基础都很重要,怎么去抓基础,我唯一的建议就是采用目录纲要法,快速有效的抓住课本内容,这个,我们都能做到,而且,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必要,非常重要,这是第四部分。对高考题的认识更是一个需要经常作的事情,可以这样说,你对高考的方向高考的脉络把握的越好,你的学习就越有针对性,学习的效果就越好;
下面谈一些我的感想。现在,到处都在讲素质教育,同时都把批评的矛头直指考试,似乎不考试了,就是素质教育,万事大吉;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这些言论都是附庸风雅、隔靴搔痒的无聊之语;考试本身有什么错呢?在中国,还有什么能比这个保证公平性呢?关键的不是要不要取消考试,而是怎么引导大家看待考试,对待考试,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学会考试,学会作一切事情”,不错,这不是哗众取宠,大家想想看,考试是不是像我们拿一件东西那么简单呢?不是,考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事情,先是学习,然后是备考,最好是考试;学得如何,备考准备得如何,以及最后在考场上发挥得如何,都将影响到我们最终的考试成绩,所以,要想取得好成绩,是一个非常系统的,涉及到很多方面的事情——如果说素质教育的话,那要有一个培养素质的载体,而考试,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只是我们应该把考试作为一件复杂的事情来看,怎么做一件事情呢?首先要保证有良好的身体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然后,就是全面的了解这件事情,了解每一个细节,了解怎样才能做好;接下来要作全面的准备,需要总结各种方法,找到效率最高的方法;最后,还要做到在最关键的时刻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表现出来。这不是考试的全过程吗?其实,每一件事情都是这样,如果真的能理解考试,能理解“学会考试,学会作一切事情”,那么,学习以至最好的考试中,又何尝不能锻炼自己的素质呢?而且,在目前的条件下,学习和考试都是不可回避的,所以,最实际办法不是发表一些虚无的言论,凭空说什么素质教育,而是如何能站在一个相当的高度,从而把我们的学习和考试作为素质教育的载体,这比说一些素质教育的话要重要的多,也有意义的多!“学会考试,学会作一切事情”,不错,如果你真的学会了考试,学会了做一件事情的战略、战术,那么,还有什么不能做呢?当我体会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发现,让我写一篇论文和让我去销售电脑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正如一把锤子和一把钳子没有本质的区别一样!但愿大家也能有意识的这样想,这样思考,在学习中学会考试,学会作一切事情,而不是一个只能考试的书呆子!
我在前面讲的六部分中,丝毫没有隐讳我的观点,我的用意很明确,让你学会学习,学会考试,而且要学的好,要考的好!我不觉得我这样说非常狭隘,我更不觉得我这样说有悖学习的初衷,相反,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大家知道,我在清华读书,我高考时数学考了满分,一听到这些,大家都会觉得我怎么怎么样,其实我非常普通,太普通了;我要说的第二句真实的听起来却有些吃惊的话就是“人人都能读清华”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能读清华有什么特别之处,上帝给每个人的恩赐是一样的,每个人的机会也是一样的!而且,我发现,我的同学,几乎每一个人,都和我一样的普通,也许,我们能读清华,只是因为我们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而且很早就开始注重学习的方法,学习策略而已。
虽然事实如此,可非常遗憾的是,很多人都没有这样想,把能读清华的人说成是一个理由“他们聪明!”——这就是虚无的智商论,让智商论见鬼去吧!从现在开始!记住我的话,你能做的最好,你也能读清华!
说真的,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很小很小,可以说绝大多说同学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虽然成绩看起来差别很大;你要相信你也能做的最好!其实,
这不是树立自信的问题,只是一个客观事实!然后,你要做的是,回头反思一下自己做事情的方法,从现在开始,学会作一件事情,而学会作一件事情的最好的试验场就是学会学习,学会考试,因为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情,也是一件足够复杂的事情。怎么做呢?我在前面已经说了很多,我不奢望你完全相信这些话,我只请求大家,试一试,看怎么样?
If you think,everything is possible!just do it!在内心深处对自己说,我也能做的最好!走向梦想!我相信,大家都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也在这里把我的祝愿带给大家,带给你们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