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越改越让人看不懂
应对:查找原校名和相关资料
有些高校改名后,变得很像亲兄弟,让人分不清楚。比如东华大学(自中国纺织大学更名)、西华大学(由四川工业学院、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而成)、南华大学(由中南工学院、衡阳医学院合并成立)、北华大学(由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而成)。
而相对还算成功的改名案例真是屈指可数。
据报道,去年,中国医学教育的顶级学府——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把“中国”变为“北京”、“大学”变为“学院”,在很大程度上是“复名”。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7年创办的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得过很高的学术地位和国际声誉,并且一直保持到今天。事实上,在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协和医学院虽然更名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但其英文校名依旧是“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这个细节彰显出协和校方对传统的尊重、对信念的坚守,同时也证明今天的更名顺理成章。
协和的改名,多少蕴含了不卑不亢的意味。
另一个还算比较成功的改名是海淀走读大学于2003年更名为北京城市学院,因为“走读”实在是过时的词儿,早该改掉了。
大学改名真正的成功,应该是内外兼修的。比如清华大学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合并体现了强强联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高等艺术设计学院,被称为中国艺术设计家的摇篮,在国内艺术设计学科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其完整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将对清华大学加强艺术学科建设起到重要作用,其工业设计、室内装饰、环境艺术、绘画等学科与清华的土木建筑、汽车设计等学科专业也可密切结合。清华大学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对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科的现代化将起到有利的支撑。当然,两校合并后,学生并不只得益于新的学术氛围,听说清华男生再也不用到北大和人大找联谊宿舍了。
如果从校名上无法了解高校的任何信息,请找到这所高校的原名看看,再结合相关资料好好研究,通常就会了解大概了。这里想说的一点是,有时我们会觉得起这样烂俗校名的学校质量都不怎么样,千万别太绝对,不然会漏掉好学校。
比如东南大学,由原东南大学、南京铁道工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而成。其中原东南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虽然历史很悠久,学校也不错,但是却不为大家所熟知。不过也提醒一下,合并进来的院校和东南大学可不是一个量级的,看名字也能知道。
现象:冷门专业院校集体变身
应对:慎重报考冷门院校的热门专业
在高校改名大军中,最惹眼的是冷门专业院校,它们在改成什么这个问题上不谋而合,多少显得缺乏创意。
有网友总结了冷门专业,如农、林、冶金、煤矿、纺织等院校的改名规律,比如矿业院校,通常启用工业、理工或科技等字眼。西安矿业学院就变身成了西安科技大学。地质类院校,最爱改叫某某工程学院,比如西安地质学院,变成了西安工程学院。气象类院校的改名更时尚,通常会叫信息工程什么的,例如:成都气象学院改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南京气象学院改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有报道称,纺织高校的名字就像时装一样,频频变脸。据说在纺织风光的时候,全国纺织院校及有纺织系科的学校有20多所,如今没有一所独立的“纺织学院”、“纺织大学”了!这其中,最早更名的是山东纺织工学院,1993年并入了青岛大学;最轰动的是1999年,中国纺织大学更名为东华大学。纺织院校多更名为某科技、理工大学或学院,目前,纺织类高校中,只有北京服装学院、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和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尚未改名。
如果考生并不想报某个可能会吃苦的冷门专业,报其他专业时又想挑选质量排行靠前的,那可能不用多考虑这类院校。因为每所院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冷门专业院校的名字虽然改热了,但它们最棒的专业,可能还是那些传统的冷门专业,而不是其他院校都有的热门专业。
[责任编辑:howardz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