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死了,累死了,烦死了,火死了,急死了,伤心死了……真难想像,这些个“死”字,用来形容家长被孩子折腾的程度。为什么从前那个爱问爱笑的孩子不见了,突然变了一个人,早上去学校,晚上回来吃饭做功课,这样日复一日地重复。问问他,他不作声,或者简单敷衍一下走开。
他的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父母和孩子之间,真有一道无法回避的心灵屏障吗?
但正如汶川大地震后的心理辅导一样,再难撬开的嘴,专家都能让他自己道出心声;再封闭的心,专家都能巧妙地融入。经典学堂震后“希望课程”——心灵沟通课上,胡优君老师梳理震后给青少年做心理辅导的方法,家长们惊讶地发现,原来他们不仅能抚平心理创伤,还能教会自己怎样和孩子一起长大,并读懂他的一颦一笑。
课堂实录
三个手指游戏
你能看出什么奥妙?
要知道孩子的心里秘密,先要跟胡老师做三个小游戏。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偷梁换柱——
双臂向前伸直,反手交叉,让十个指头交错抱住。双臂向内回个弯,让两只手组成的拳头绕到胸口。两根食指分开搭在鼻子边。保持食指不动,让手分开……
台上的胡老师,两手分开后,右食指搭在右鼻孔边,左手搭在左鼻孔边。但台下的家长和孩子却是左右相反,两根指头交叉,手分不开。好奇的家长试一次,又试一次,还是分不开。奇怪了!
胡老师揭晓谜底:交叉手,回弯,我和你们都一样,关键在指头搭鼻子这个环节。原来,胡老师做的时候,故意把左右指头调换了位置,这样手自然能松开。通过这个游戏,她想告诉家长,要学会细心观察。
相互较劲——
两个人,右手扣在一起,手指不交叉,大拇指向上竖立,就像两个小人。先有礼貌地打招呼:大拇指一起向下弯曲一点,做正“鞠躬”;再各自向左右,做侧“鞠躬”。打好招呼,两个人要相处了,就有较劲,相互压对方大拇指,看谁力气大。
其实就像两根大拇指,无论在家里,还是工作中,人和人都要相处,矛盾、冲突、较劲,在所难免,父母和孩子也一样。
解开心结——
家长把拳头攥紧,孩子试着打开这个拳头。再换一下,孩子攥紧拳头,家长试着打开。
现场出现了耐人寻味的一幕:小学生打不开父母的拳头,父母一下就掰开了孩子的拳头;初中生和高中生,孩子和父母都不容易掰开对方的拳头。
这多像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心灵体验!孩子小的时候,他心里装不下事情,在想什么家长不费吹灰之力就知道了;孩子长大了,你再想知道他的心,就像打开他的拳头一样难。
家长都是“心理专家”
但用到自己身上就不灵了
明白了手指之间、拳头之间的博弈,也就理解了孩子和家长的关系。
紧跟着,胡老师讲了一件真实的事。四川某县读初中的一个男生,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整个过程。虽然幸运地活了下来,但他的很多同学、老师都在地震中离开人世。灾后整理时,他到了现场,帮助有关部门辨认死者身份。第二天开始,男生像完全变了一个人,表情木讷,不吃饭,不会笑,一闭上眼睛,就是同学们一排排的尸体。更要命的是,谁和他讲话,他都不回答,只是默默地念叨着去世同学的名字。
如果你是这个孩子的家长,你会怎么做呢?
实际生活中,一个学生难免会碰到最喜欢的老师、同学离开,甚至某种灾难。因此,对于地震男生的讨论,意义在于,很多突如其来的事件,或许会从改变一个孩子的心开始,改变他的成长轨迹,也就是说——心理援助所有孩子都需要。
家长们分成A、B、C三组讨论。
“他是在自责。”C组里面,一位妈妈最先说话。“不光是自责,还有孤独感。很多同学、老师都离开了。”另一位妈妈补充。“如果这时候让孩子发泄好不好?”没等说完,这位妈妈又觉得不对头:“发泄不适合,他不是苦闷,而是要卸下包袱……”你一言我一语,一会工夫,课堂就成了辩论赛场。
这是一场考验家长智慧的比赛。A组家长代表在黑板上写下:语言安慰、让他发泄、到同伴中间、写信给失去的同学。B组的答案是:陪伴、消除自责心里、鼓励。C组的答案是四幅图画:心理疏导、运动宣泄、撕制折飞机、回到大自然。
家长的智慧真精彩!胡优君老师不得不赞叹:家长们都是心理专家,甚至比专家还专业,你们把我想讲的内容都讲出来了。不过,正如一位爸爸的困惑:说别人的事,想法一大堆,放到自己身上,就傻掉了,不知该怎么办了。
要么是事后诸葛亮,要么是当局者迷,胡老师接触过许多有相同体会的父母。她的感觉是,家长还不够“用心”,要做到当局者“清”,必须是有心人,会察觉、会发现、会隐藏。
同样的场景不同的母亲
产生的效果完全不同
怎样才能会察觉、会发现、会隐藏?家长工作忙、生活累、压力大,但如果你还想你的孩子好,就必须学着在忙、累中留一点空间给他,先从“发现”做起。下面这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