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就是文言文的考察。按照考试说明,第一点要对文言的语言现象娴熟于胸。比如考察虚词,虚词有18至20个,如果整个都弄,现在恐怕是没有时间了,就重点抓好几个文言虚词,比如“以、为、其,之,因,而,焉”,掌握常用虚词的用法。
实词方面重点讲究应用。在文言语段中碰到的实词重视就够了,四种文言句式,大家尤其对被动句和宾语前置句,一定要熟悉,特别是外地的参加全国高考的同学,考察翻译题很重要的一个是语言现象都涵盖在被翻译的语句里,如果对文言的语言现象不清楚,我想一定是翻译不准确的,翻译不准确一定要扣分的。
大家注意,我在这里强调的是正确和准确,我觉得不是一个概念,文言文翻译一定要做到准确,而不是翻译大意正确就行了,所以一定对文言文的语言现象要清楚,比如宾语前置句,倒桩句中就考宾语前置句。一定要知道几种情况,疑问句的宾语前置,举个例子“沛公安在”这就是前置句,比如“古之人不余欺也”这就是否定句宾语前置。比如“唯利是图、马首是瞻”都是宾语前置。“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这样把这些东西一定弄很得熟,在考察翻译的时候,我想就不会出现错误了。
这是文言文的语言现象,考试说明说得很清楚了,但是我觉得同学们应该在最后阶段再敲定一下,对这些语言现象一定要清楚。
文言文第二方面,高考考察的就是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出现的问题,这是考察的重点。牵扯到阅读文言文,无论是全国高考还是北京高考都考察文言文阅读,我的意见是抓整体把握,对这段文字一定要从整体上了解意思,这是我的做法。给大家介绍希望最后阶段大家在这方面下点工夫。
无论是全国高考还是北京高考,考察的都是人物传记。今年是旧课程标准的最后一年,我想不会有大的变化,仍然考察人物传记。既然考察人物传记,所以离不开人和事,在阅读一个文言段子的时候,首先抓“人”这头,问自己这段里有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是谁,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什么关系。把“人”这头清楚了,再看“事”这头。事情一定是主要人物做的,两个问题,主要人物做了几件事,什么事,第一个问题是几件事,第二个问题是什么事,如果能够回答清楚这两个问题,那么“事”这头你清楚了。主要人物做了几件事,什么事你清楚了,我觉得这个文言文你清楚了,如果这段文言文的意思你清楚了再错题,好办,是属于微调。人和事没有把握清楚是大问题,就是没有读懂文字,就需要下大功夫了,读懂了再做题微调,看自己是不是经常错最后一题,或者经常错第一题,实词的使用,在这就要下点功夫,如果自己这个题一错就找问题,到底错在什么地方。如果总错一词多译的问题就看自己是否在一词多译方面,尤其是考察虚词的时候,为什么产生这种错误,是否虚词使用上还出现问题,在那好好的下点工夫。
我觉得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冷静,不怕错题要找准原因。我觉得越到最后越清楚明白自己的同学,是有希望的同学,所谓有希望就是能考上自己理想大学的同学。一定要清楚明白自己,不要盲目的紧张,或者错了或者怎么着了,要分析好自己错误出现的原因,然后解决。所以说文言文着重考察用你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出现的实际问题,就是“迁移”的考察。抓整体阅读我认为是非常好的,这是关于文言文。
诗歌鉴赏我提议同学们最后阶段着重抓两点,第一点按照考试说明抓景或物。由景物到情景,然后到情感。景或物到情景到情感,是意境情感的问题,因为考试说明很清楚的给咱们标出,考察同学的意境,由景到物。诗歌是什么?诗歌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景和物是客观存在的,就是咱们所说的“象”。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志”是主观的东西,就是意向。这两个结合就已经把握住意境由此已经产生出什么样的情感。这三个关系一定要把握住,是统一的。
诗歌考察的第二个重点是比较阅读。不仅是考一首诗相关内容的比较,或者从写法考察,或者从思想内容考察。这种比较阅读大家一定要关注,考察知识面更宽一些。这是我说的诗歌的重点,抓这两点。
同学们最感到头疼的就是我说的第五个问题,现代文阅读。不要盲目的感到自己困惑,同学们在现代文阅读方面主要是深层阅读出现问题,浅层次的问题你能对我也对,而深层阅读的问题大家就感到很棘手了。语文学习基础好的同学能够得到分数,语文基础差的同学就很难得到分数。
深层阅读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作者的主张等等。无论是北京还是全国高考,现代文阅读还是以散文阅读为主。我希望同学们在散文阅读中,首先要抓文章的结构分析,把文章的结构理清楚,或理得大致清楚了。因为现代文阅读高考时间大概就20分钟,详细弄清楚不可能,短时间把一篇文章分析很清楚不可能,全靠底下训练。大致结构要清楚,尤其要抓段落中能反映作者思想倾向、主张、见解的段落。散文里同样有表现作者思想情感、思想倾向的见解主张,把这些段落把握住,这是解决深层阅读的关键。
相关推荐:强化套题思维训练 各层次学生如何做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