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出题热点分析
徐冠鸿:我觉得历史从古至今,现在说是热点,那儿都是。所以我觉得还是在把基础知识上落实了,因为所有的问题都从基础知识来进行阐述、回答,这个时候我们要再结合一些方法,当他给你题的时候,你要注意的是什么?古和今,还有对比,像这样的问题,要是答的时候就要稍微注意一些就可以了。要具体到那些问题呢?现在是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这些地方就应该是值得考虑的。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就是说中国革命发展历程来看,可以从这些方面考虑,从这些会议归纳起来,一大、二大、七大、一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十六大,在体现不同时期我们党的政策以及所给的指导方向,同时可以反映出不同时期社会问题所要解决的方式方法,这是一个。
再有,今年也是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的50年,这个是整年数,自古各个朝代对西藏的政策,西藏有一些设施,制度的颁布,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我国西藏地区的领导时期的一些政策实施。
这些都可以考。同时这样考的话也可以表现出经济发展的脉络,从这儿也出来了。
你在审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历史题前面有一个帽子,你要把里面的时空概念归类,同时在小题目的时候缩小范围,最后落实到一个点回答,这样准确率高一些,千万要注意审题,包括里面的图纸,他给你三幅地图,让你看那个朝代的,你可以看关于台湾岛,其实这也是一个热点问题。圆的时候是琉球,到了明的时候就叫小琉球,到清的时候已经叫台湾了,只要注意这些小的细节东西,答题的成功率就要高一些。同时也像关老师说的,大的方向把握住,小节,细节还取决于这些东西。
政治出题热点分析
徐瑛:这是三科方面最粗的,因为其宏观背景最大,既可以与地理结合,也可以与历史结合。
我像润滑剂一样在中间,从哲学方法来说我们是工具,解决任何问题的时候,离不开我们的学科,谈历史的问题离不开谈政治、经济、制度,我们今天的政治就是明天的历史,我们的政治制度和经济都发生在一定的地域,一定的空间,要讲其气候等等。
我们应该与这两科密切相关的,从发展趋势的角度来看,看了去年的高考题,刚才关老师也说了,我们政治与这两家是一样的,一直关注的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同时也关注一些长效的热点问题。我个人认为关老师讲话讲的一个问题我比较关注,可能有一些地方在命题的时候没有过多地认识我只是自己单方面的考虑。我认为建国60周年可以作为一个话题来说,可以考的东西太多了。从政治的角度来说,刚才关老师说的以后已经有想法了。从建国60年来说几个坚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经济常识第二课就太重要了,公有制、国有经济、支柱产业和十大产业振兴是一条线带过来了。这块就要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公有制,就奠定了国家的做法正确性。
还有一点,60周年里面,我们国家从建国到现在建立了逐步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这块历史是可以考的,我们的政治也可以考。我们可以从政治常识的角度考,考我们的民主政治,这是一个宏大的背景,我可以考一个小点。从2008年到2009年,各地的民主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可以与民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西藏地区问题等结合起来。这是政治常识都可以考的。
这是从经济和政治考的。其中任何一个片断可以政治为背景。这可能会考一个综合题,单科不好命题,单科要考自己的命题技术,要把自己的水平显示出来,但是综合题可以一起做。这个话题是我们同学应该关注的。
而且有关人士也有这样的想法,尤其是历史方面的。
再一个,今年的金融危机从政治的学科来说也是一个背景,你应对经济危机中国共产党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和措施,从这个角度可以考,我们国家今年宏观调控目标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这些每个话题都可以考。老师应该讲了,像今年惠民生的就业问题,这是非常关注的问题。今年是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一年,这可以做一话题,但是其出题的切口肯定是很小的,以一个地区,一个小城市或者是一个小村题出。
包括在北京的一二模已经以其为背景做了试题,这方面应该要关注。
另一方面以其为背景,但是考察其他的问题,比如就业问题,我们同学应该注意一下,一二模北京试卷里面没有考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障,所有的这些离不开这两项。这些是应该关注的。
相关推荐:全国09年新设置19所高校 高考考生报考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