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按出题热点进行冲刺
徐瑛:这些东西在模拟考题中作为背景已经渗透进去了,现在只是翻看一下。我有一个建议给同学们,你在床上睡觉的时候,用你的知识点解决热点,再一个拿热点与我课本当中的知识点往一块拉,有这么一个来回,我觉得大体上80%有了,一个10分的题拿8分就非常不错了。
文综各科答题技巧
关克勇:我常常利用中庸中一句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
对试题的情景是学习过程,有文字语言,像地理还有图象语言,这是地理有特长的地方,还有图名图例,把这些东西利用好是学习的过程。
第二步叫审问之,就是试题,找到试题的指导用语,还有试题问什么,试题的层次,这是要把握好的。现在许多的地区考试的时候都采取网上阅卷,应该在审题的时候适当圈点、划划,这些可以省我们提取试卷内容的时间。这两个步骤也可以调换一下,我先质疑,质疑完了读材料。能够节省时间也可以得到高分,有更充分的时间做其他的题。
下一步是慎思之,考虑将试题信息与知识进行合理碰撞,这些就是检索的过程。
第四步是笃行之,地理上强调术语的运用,用地理的语法语汇,把文字完整地表现出来。最后一步是笃行之,把刚才想的东西变成非常流利的语言表述出来,强调文字的美,要强调试卷整体的布局,给一个美感,这样在阅卷的时候也会得到老师的亲睐。
徐冠鸿:他把我要说的概括了,他说的我概括为“听之、做之”把这几个之用好了,运用在三科里面,也是一样的。审题的时候像关老实说的,有一些圈和点,在历史中更重要,他给你一个材料,给你一个时间的范围,一个类型的范围,你圈出来,这是我们平常说的关键词,到出这些关键词对应答,这个准确率可以提高很多。
刚才像徐老师说的,你必须要用自己本科的语言,本科的知识点去解释这个问题,同时要在审题的过程中,让三科相互结合。比如说古代经济中心,这也涉及政治、经济、人口、环境,用历史的语言阐释出来,这是非常重要的。在运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问的点,这是“问之、答之”才能“正确之”。
有同学看空大,就写了一大堆,写了一大堆也没有采分点。要看问什么,所以答什么。
文综答题时间分布
徐瑛:我觉得刚才主持人说的时间分配的问题,我从这个角度说一下。我给学生说三科到底按什么顺序答,选择题与非选题以多少的时间答,经过一个熟练的训练过程之后,在高考期间140分的选择题,你最短必须在35到40分钟之内有效地完成。尽量不要去改它,第一感觉应该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做完了以后赶紧做下面的题。
在做完了以后每个同学的特点不一样,有的同学对历史感兴趣,有的对地理感兴趣,很少有人对政治感兴趣,不免有个别的政治学的非常好。政治学到最后发现政治的内容是最少的,而且是最有规律,最有序的,政治答的好,为什么不在政治上拿分呢?如果按照顺序来答,我最后答政治,可能分拿不全了。我建议学生看题是按照顺序走。先看地理题第一问就犯傻了,你可以在卷子上做记号,就往下看,一定在有效时间内把题答全面了。
反过来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如果整卷原来没有答的题全部回答了,现在还剩下时间做什么呢?我建议学生说不要回头看选择题,你36到40道题里面那道题是最有效把握的,你剩下的时间就补充它。尽可能把你在最能够拿分的时间范围内把你最有把握的题答全面了,答好,这就按层次了,这个题最有把握,我就再看看材料,看看能否再补充一下,依此类推就好了。
另外在答题的过程中答题技巧方面,我们出题的时候,里面都有提示,你在复习期间做了认真仔细的归类,都没有问题,把导语看清楚,设问弄明白的,在ABCD里面至少有一到两项是可以排除的,把题目无关的题一排除,两项选起来非常容易。据我看,全国卷里面1234序号题全部赶出去了,政治也就一两道题,这就减轻了难度。你把导语看清楚,材料看清楚,选择题是很容易做答的。当然要求的基础知识也是非常牢固。
在主观题方面,我们学生拿到题了以后觉得没有办法应对,像有人没有吃西餐,拿刀叉以后不知道从那个地方开始。这大可不必,先看学科,第二要不要结合材料,第三看主题,政治常识特别强调主题,包括历史也有年代和地域。从政治角度看是党中央还是国务院,还是公民。在经济学也有这个要求,在哲学里面也有范围的要求,是辩证唯物主义还是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论还是辩证法,都有明确的要求,把范围做清楚了,提取有效信息以后,返回课本调用信息做答题。论证探讨应该建立在对知识熟知的情况下,高考是选拔性的测试,不可能在书本上说的这话,你原搬过来。
还有笨办法,你看清楚为什么以后,不知道怎么运用课本知识,看清楚主题是什么,与主题相关的知识罗列过来,与材料结合。我作为阅卷老师,看你没有读懂题,但是一个10分的题也有5、6分。
这是我们说的怎么样得分。
相关推荐:全国09年新设置19所高校 高考考生报考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