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先从容易题入手
王晓泳:当然应该做容易的了,但千万别兴奋,大意失荆州,越是看着容易,越是看着以前做的比较多的题,它就会在小的条件上有所区别。所以大家在做题的时候先做容易的题,但不要太兴奋。细心、耐心、沉着、踏实一些。
什么叫简单题?其实做完了才分析怎么怎么样,其实对学生来说什么是简单题?看着面熟的就是简单,看着生的就难,那你就先去做面熟的题,再去做难的题,其实你会发现很多面生的题看起来并没有那么难,如果已经有一定的分值做铺垫了,这时你就应该兴奋起来,让大脑转的快一些。不要因为表面的变化就被吓倒了,其实在北京的考卷上只有20分的题可能存在创新,包括最后一道14分的题,前5分对一些考生来说也是能够得到的。所以大家没必要每一道题都那么紧张,有的题看着陌生,往往考的都是平时的知识。
比如2005年的题,2006年的时候给了一个抛物线的图象,它是导函数的图象,很多同学就紧张了。导函数不要看增减,要看正负,这样这道题左边的点是先增后减就是极大值,右边的就是极小值。其实这样的题比其他的题在处理上要容易得多,但出题的形式让学生们感觉好像有了很大变化。
什么是极大,左增右减,什么是极小,就是左减右增。很多同学总是拿过题就想这道题应该怎么做,而不考虑它考的是什么知识。比方说这道题考极值,如果你是这么想的,就不会觉得2006年的题怪了。
数形结合是答选择题的最好方法
王晓泳:我也觉得数形结合是最好的答选择题的方法,比如代数部分,方程、函数和图象之间的对应关系你要很熟练,所有的数学问题 几何含义你要很熟练的转换,如果做不到千万不能强求,强求反而适得其反。大家千万不要在选择题上节省时间,尤其北京的高考,选择题基本上每年的平均得分是将近30分,就是说它想让绝大多数考生不在选择题上失误,只有1、2道有难度。但北京的选择题没有白给的,就像去年3、4题很简单,学生就是想节省时间,审题不认真一下就过去了,所以容易出一些很幼稚的错误。
我有时给学生举例子就是人有时不珍惜对你好的人,因为觉得分是白给的,你就不认真的对待,就容易失分,而这种失分会让你很后悔。很多中、下层的考生,甚至于中、上层的考生节省出来时间去做最后一道题是不正确的,准以后再快,不能上来就快。知识学的比较灵活,用答案代入去检查也可以,或者换种思维去做也可以,总之是需要检查的。
数学卷最后六道答题的时间掌控
王晓泳:这6道大题要看你想得多少分,比如你想考到140分,那后面这6道大题最后一道起码要给它留出将近20分钟时间去研究,但往往想考到140分的孩子,前面的知识是很熟练的。这样的学生前5道大题如果能争取在不到一个小时内做出来就可以了。
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在90到120分这个区间的学生,大题还是应该主要集中在前5道。这5道大题立体几何花的时间会相对多一点,因为它需要写的比较多。北京这四年立体几何出的难度不是很高,不像我们有时模拟练的题是不太好想的,所以从思考的时间来说用的不多,只是写起来比较多。所以立体几何连思考带写,平均时间应该在15分钟左右。
其他的题应该说想起来也不难,写起来也不费时间,那些题基本10分钟以内控制下来就可以。往往比较考后的这些题在思考上需要时间,尤其第一题特别麻烦,是想让一大部分人得分的,第二问是需要认真思考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想的话根本不知道怎么做,还有一种情况是你能做但你会错,后者学生在心理上还能接受。前者是我不会,看了也不知道怎么做,这种情况在考场的时候心理会受影响,但你要想这种问题不是你个人的。我们比较害怕的是后一种情况,拿过来他觉得没有问题能做,但他会错。
我又想起2006年概率那道题,其实很简单,但得分率特别低。很重要的原因是三个方案选两个方案如果通过就算通过,首先你选的这两个方案并不一定会发生,包括一些成绩在中上等的学生可能都会忽略,但这种错误往往不影响考试情绪。那些拿过来思路比较难的,可能会影响考试情绪。所以当题在这个位置,不管是拿过来就会做的题,还是拿过来有点难度的题,你都要认真考虑,时间不要太短。基本后面剩的时间都是属于它的,一定要认真思考。如果这道题你看着很难,你要抱着能得一分是一分的心态,把条件写下来就有2分,不要因为拿不到7分而放弃2分。
相关推荐:2009中国大学法学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