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个名字,辍学学生学籍被挪用
据学校党委副书记解释,学生流失的情况在其他学校也有,“这是一种正常现象。”
然而,记者发现“不太正常”的是,这4名已经辍学的学生,他们的学籍号不仅报名参加高考,而且,学籍号对应的考生名字还分别变成了:宋某(女)、周某(男)、李某某(男)和时某某(男)。
记者将掌握的宋某等4人的学籍信息,拿到襄樊市教育局求证。该局有关负责人将这些姓名逐一输入“湖北省学生学籍网络管理系统(高中)”,结果都查不到这些人。
这位负责人介绍,自2003年起,省内的学生学籍,都应该在这一网络管理系统中查得到。随后,她取出该局存档的原始学籍登记表,根据学籍号,查到的姓名则是2003年进入襄樊二中的刘某等4人(这一点,与记者在襄樊二中查到的学籍相吻合)。
对此,她表示,刘某等4人的学籍是真实的,是最原始的学籍,而宋某等4人的学籍则属“冒名顶替”。
26日上午,记者将这一情况反馈给襄樊二中党委副书记辛宏。他当即表示,“我们再落实一下。”
一号双名,冒名学生从何而来
按规定,在湖北境内报考学生应是本省户口,否则根本无法报考。那么,顶替襄樊二中学生学籍的4名学生,究竟从何而来?
学校党委副书记辛宏询问了2006年高三年级主任吴老师,对方的答复是:“没有参与过(改学籍),得问当年的美术老师陈彦文。”
该校负责学生档案的张妍老师也表示,这4名学生都是由该校美术老师陈彦文介绍过来的插班生,本来应该连同学籍档案一起转入襄樊二中,但由于他们的成绩较好,从外地转来时,其原来所在的学校不愿意放学籍,于是就用了本校的学籍。
据陈彦文老师讲,这些学生均是襄樊本地人,前些年到河南借读,高二时又重新转回襄樊。
陈彦文表示,在接收他们进校时,曾亲眼看到过他们的户口原件。
为了证明这些学生有襄樊本地身份,校方还提供了4名学生的身份证号码。这些号码均以“4206”开头,这组数字代表“襄樊”。
冒名考生,襄樊户籍网络上“查无此人”
在匿名举报信中,也提及4名顶替学籍的学生的身份证号。记者核对发现,与襄樊二中提供的身份证号全部一致。
顶替学籍的4人真是襄樊学生吗?如果确是本地人,为何还要顶替他人学籍?24日,记者在襄樊市区一家派出所内,求证这4名冒名学生的真实身份。
户籍民警在全国联网的户籍管理网络系统内逐一输入宋某、周某等4名学生的身份证号。
查询显示,考生周某的户籍登记已经被注销,注销原因一栏中写有“消除重复户口”。户籍民警解释,这说明周某曾经在襄樊上过户,但因为他同时还另外有一个户口,因此将这个重复户口注销。
经查询,考生李某某和时某某二人的身份证号码均“查无此人”。户籍民警解释,这表明,襄樊市不存在这两个身份证号,二人根本没有登记过襄樊户口。
而只有考生宋某的身份信息比较全,据派出所查询结果,宋某的户籍所在地是“襄樊市南漳县武安镇宜竹路100号”。
2月24日上午,本报记者冒雪驱车60多公里前往南漳县武安镇。在该镇宜竹路上,经反复查找询问,最终也没能找到“宜竹路100号”。
武安镇派出所一民警告诉记者,“该镇根本没有‘宜竹路100号’这个地址”。
据派出所分管户籍的副所长胡宗忠介绍,“宜竹路100号”实际上是个虚号,原因是1992年,该镇拟用该地址建一个开发区,并接收“农转非”户口,农户花2000-3000元就能将户口迁入该地,成为“非农业户口”。因此,当年转入的几百人的户籍都是这里——“宜竹路100号”。
胡宗忠副所长还介绍,由于国家出台相关措施,常住人口登记要有固定住址,因此在一年半左右后,“宜竹路100号”的“农转非”被叫停。
但民警登陆襄樊市户籍管理网络查询发现,冒用学籍号的考生宋某,其登记户口的日期是“2006年1月5日”,并因“考取大中专院校”,已于2006年8月21日迁至杭州市一所高校内。
校方解释,四名学生曾在河南借读
4名考生有的挂的是虚拟户口,有的根本“查无此人”。为探究竟,26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该校采访。
这4名报考学生都是美术生,该校2006年高三只有一个美术班——三(7)班。时任该班班主任的刘爱华老师介绍,这4人是在高三下学期学校安排插班的,从何处转来她并不清楚。
考生到底是哪里人?当年帮他们进入襄樊二中的陈彦文老师表示,“当然是襄樊的学生,当初我都看了他们的户口本原件的。”但是,当记者反馈从公安部门查到的身份证信息时,陈彦文老师又说,“我当初看了他们的身份证的,难道他们办了假身份证?”
但校方提供的一份原始的、经家长签字认可的学生身份证号码表上,4名考生中的时某某身份证号后却写着“正在办理”。
正当陈老师疑惑之时,该校党委副书记辛宏表示,“他们4人确实是从河南过来的,高二的时候转入我校,但他们是湖北人,在河南借读。但回到襄樊后没有湖北的学籍。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没有为他们重新申请学籍号,而是直接让他们顶替了流失学生的学籍(按规定应该注销),这是我们犯的一个错误。”
辛宏副书记说,“这种顶替流失学生学籍参加高考的现象,不止该校一家存在。”同时,对于“既然真是襄樊人,却为何查无此人”的疑问,他没有作解释。
记者附言
究竟有多少流失学生学籍被挪用、顶替?那些顶替者又是哪里人?他们在户籍网络上“查无此人”的身份证号码从何而来?顶替过程中是否有举报信所说的涉及金钱交易?陈彦文老师如果在宋某转入襄樊二中高二时(2005年)看到了她的户口原件,可为何宋某的户籍登记时间却是“2006年1月”……对这一连串的疑问,当地有关部门表态:将展开调查。本报记者 徐啸寒 卢水平 来源:楚天都市报
[责任编辑:monin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