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复习“有用的地理”是关键
坚持每日阐述一种地理现象;
将各知识点串联起来,融会贯通;
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培养思维的敏锐性和批判性;
形成地理思维方式,学会运用原理、方法和技能去解决新问题;
复习到某一点时,在其脑海中能涌现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地理事物。
对于新课程下的地理考试,关键是复习“有用的地理”,要时时刻刻关注周围的生活,注意将生活现象引入到复习中来。比如对北方秋雨、南方梅雨、贵阳冬雨的现实解释,对工业布局的实际分析,对新闻的点评等。复习中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培养思维的敏锐性和批判性。每日述评是个好方法,就某一现实问题,从地理的角度去分析、论述。坚持每日阐述一种地理现象。
在复习中,首先明确一点,不能以“我必须全都复习到,力争考试中的题我都见过”为目标。事实上,复习与考试是要将最基本的地理原理、地理分析方法和技能掌握清楚,形成地理思维方式,学会运用原理、方法和技能去解决新问题。因此,复习更重要的是学习一种思想,形成一种能力。在每一个知识点,每一区域的复习中都应对这一点加以渗透。
比如,复习世界各分区地理时,可采用以下方法:首先设计自学模板,如位置、自然地理特征、经济地理特征。其次,思考三个点:一是本区在全球的绝对位置(经纬度)与相邻区域的位置关系。二是本区域内地形、气候的特点及分布,并以此为成因推断水文、土壤、自然带、工农业特点。三是进行跨区域专题比较,如中亚的干旱与西亚、大洋洲、北非、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等地干旱的成因、特点比较分析等。通过这一过程,不仅形成全球空间概念,还对区域差异有更深刻的认识,从思路上更为开阔,从方法上更符合地理高考命题要求。
在复习时要具体落实地理思维品质的培养。如对空间概念和物体空间运动的理性思维培养,就可做以下设计:第一步,选取十条重要经纬线,在脑海中形成网格状经纬仪,线与线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第二步,在复习大洲、大洋的基础上,想像十条线穿过的大洲、大洋,重要大地形、气候区等,此时,形成的经纬仪就已经成为平面的地球仪;第三步,在复习高中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十条线穿过的地理事物,如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点等,这时,地球仪就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数字地球了。复习到这一程度,当给出世界上的某一点或线时,在其脑海中涌现的将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地理事物,其成因、规律、原理无不渗透在这种联系和差异中,地理命题所关注的区域分析和区域对比,地理思维的综合性、独特性和发展性等特点在这一复习过程中获得了方法和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