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篇
夯实基础突出主干
一、试题特点:
1.体现课程观代替教材观的命题思路。2.重视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3.注重创设新情境,加强能力考查。4.体现周年纪念。5.具有创新性和开放性。
二、复习建议:
1.夯实基础,突出主干如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可以把经济史、政治史、思想史及改革相联系。可从目录、单元引言、课题、阶段特征、重大事件之间的联系入手粗线条、短周期、多循环地回顾主干知识。
2.提升思维,培养能力不死记硬背,应把教材当学习资源,注重培养对教材知识的迁移能力、适应新情境的能力、阅读并有效提炼信息,进行有意义的建构能力(不要机械照搬教材知识和照抄材料)。
3.加强训练,提高效率精做题,做到步骤化(耐心读题、细心审题、搜索材料、筛选材料、提炼观点或要点等)、规范化(答案要尽量准确完整、要点化、逻辑思维严密);访错题,找出错因,减少审题或非智力因素的失分。
·刘晓舞·
地理篇
紧扣新课标模拟新高考
这次合肥二模文综考试,是在我省将首次进行高考文综自主命题的背景下进行的模拟考试。由于历年高考文综试卷中地理试题偏难,社会对文综试卷的关注远高于其他学科,尤其地理题部分。这次地理试题总体呈现了“稳中有变、新而不难,巧而不偏”的特点。试卷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鲜明的导向性,是份紧扣新课标、诠释新理念、模拟新高考的好试卷。
1.稳中有变。试题的题量、分值都和近几年高考地理卷完全一致,但也有变化:①所考内容新加了选修5模块;②题序上,第34题、第35题均为地理题,而历年高考文综卷中第36题为地理题,第39题为跨政史地三学科的综合题。
2.新而不难。情境新是本卷的一大亮点。综合题选用皖北旱灾、中俄黑瞎子岛等材料考问学生:河流名称、地方时换算、岛屿成因、湿地成因与开发;影响灾情的因素、降水形成的条件和地理信息技术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难度适中,但信息量大,涉及的知识面广,且答案具有多端性和开放性。
3.巧而不偏。角度巧是本卷的又一亮点。如:第8小题,考察了学生对自然要素、人文要素的特征、成因、分布等值线的判读,空间范围是多数学生熟悉的,但问题是综合性的,都是地理学科的主干问题,不偏不怪。
备考建议:
1.深入钻研《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范围,体悟考试要求,揣摩真题立意。2.进一步复习教材,使知识系统化,并将知识点落实在地图上,掌握各种图型的相互转化。3.定时选做一定量的习题,归纳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锤炼文字表达能力。4.关注社会热点焦点,尝试从地理角度加以解答。5.将所有做错的习题,重做一遍,避免再犯,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楚俊生·
物理篇
紧扣考纲立足双基
理综物理部分内容,紧扣新考纲、突出新课标,全面考查了教材中主干知识,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迁移,对后期的物理复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从命题设计上看,试卷紧扣课本,严格按照考纲要求,难易适中,题目不偏、不怪、不刻意追求新颖,注重试卷的检测和评价功能,命题以必修为主,选修内容以二个选择题方式呈现,动量穿插在计算题中,分值分配合理,选择题是三力三电(磁)一原子,知识覆盖面广,考查了学生的基础和灵活运用能力。
后期复习建议:
1.构建网络,突出主干:在复习中将力、电、磁部分以主干知识为主线,结合各种典型例题构建知识网络,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灵活运用。2.对照考纲,查漏补缺:对照考纲把课本知识点逐章梳理,特别是新教材中的新内容及阅读材料。3.结合生活,关注热点:高考是生活与知识的结合,因此,多关注身边事,热点事,如:航天科技、铁路提速、2008年与物理学有关的大事等。4.重视实验,突出探究:把考试说明中列出的12个实验的原理和方法理解到位,落实到位,以不变应万变。5.加强训练,培养能力:通过练习,培养综合解题能力,理顺解题思路,提高解题速度,规范解题步骤,重视规律和方法的运用。 ·张书祥尹治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