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在大学一年级结束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都会发放转专业的申请表。只要成绩在本专业前30%的学生,都有资格申请在全校范围内重新选择专业。学校每年都有近两百名学生成功地转到了自己喜欢的专业。
他们为何要换专业?从高考填志愿时的选择到如今的重新修改,他们有什么经验可以供我们分享?站在如今的人生高度回望,他们有什么成长的感悟和收获?正值今年高考揭榜的关键时刻,这些换专业的大学生的经历,也许能给正在为填志愿而举棋不定的考生们做个参考。
专业前景再好
也不能忽视个人兴趣
李德第从会计专业转到数学专业
在大多数人看来,我放弃了热门专业转到冷门专业。这样的举动曾经让身边的同学和家人无法理解。
两年前的今天,我刚刚经历完高考,在填志愿时,想得更多的是毕业后的就业前景。怀着这样的心态,顾不上自己的爱好,我在六个志愿栏里填满了被视为就业前景好的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机械设计与制造、工业设计等。
电子类专业是众所周知的热门专业,会计学的就业面很广,而机械设计与制造在一些企业中都能用得上,工业设计也很走俏,毕业后的收入不菲。
就业的压力感染着大多数考生,一个“好”专业意味着好的就业前景。像我这样想法的同学不在少数。
可是,大学本科四年的学习,难道只是为了谋一份职业吗?步入大学半年后,我反思起了当初的决定。
一位已毕业的师兄听到我转专业的念头后,努力劝说。他刚毕业一年,现在的年收入便有八万元。他建议我先坚持一段时间,以后就会慢慢习惯了。
师兄的话应该听吗?在数学的公共课上,一位数学老师的课深深吸引了我。每周上他的课总是我最开心的时刻。自己喜欢的专业一直在召唤我。
一年后,我还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如愿以偿地转到了数学系。
现在专业的课程很多,学习的压力也比原来专业大,作业也比原来多了很多。以前是拿着上课当假期,而现在是假期都要被剥夺了。几乎每天都是在理论课与实验之间忙碌。但是,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内心反而喜欢这样,觉得生活充实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我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学自己想学的东西。
记者点评:在大学里,因为个人爱好而转专业的比例并不低。这同时也提醒了一些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无论选什么专业,都要在自己的兴趣范围内。否则,选择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最终无法坚持,这样反而丧失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成本。只有把兴趣和理性结合起来,才能具备真正的竞争力。
自己走的路要自己选
陈榆霖外国语专业转到会计学专业
当初填志愿时,有点盲目。在小学和中学的教育中,老师和家长给我们灌输更多的是分数和名校。除了学习,我有哪些特长?我适合做哪些工作?这些问题我几乎没有认真地思考过。
高三毕业时,我既没有社会阅历,也没有自己的想法,更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更多的是听从家长或亲朋好友的意愿。
高考分数出来后,家里人在考虑哪所学校适合我。最后,我们锁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我属于文科考生,只有会计学、国际贸易、外国语等为数不多的专业可供选择。家里人帮我选择了外国语。
一切都是家里人说了算,我没有任何意见。进入大学后,在同学与老师的交谈中,我才逐渐学会分析专业与未来人生规划的关系。同时也发现,当初的选择有一些不如人意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