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次,我在图书馆里阅读有关电子专业的资料时,计算一个公式总是无法与答案吻合。情急之下,我敲开了电子信息学院老师办公室的门,说明来意后,大家先是惊讶,过后却投来了赞许的眼光。
老师热心地帮我解答了疑问,并欢迎我随时向他们咨询专业知识。我兴奋得一路奔跑到操场,感觉理想就在身边,并不遥远。
大一快结束,我向学校提出申请,并顺利通过了笔试。
进入新专业学习已有两个月,我的感觉是痛并快乐着。每周31个课时,比大一时忙碌不少,闲暇时还要用功补习,把落下的一年追回来。虽然辛苦,但我觉得学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非常快乐。
回头想想,其实转专业也没有想像中那么可怕。知道和一群同学一道努力拼搏的感觉有多么充实吗?我有时候感觉自己回到了高中。
转专业后,需要一些时间适应新环境。由于和寝室的同学不能一起上课和吃饭,关系也变得不再那么融洽,有时候内心会很沮丧。从原来的寝室搬出来后,加入新的集体,一开始和同学都不认识,难免会觉得自己不合群。这些困难都需要自己想办法去克服。
记者点评:转专业并不全然都是好。采访中,这位同学的讲述让我耳目一新。对于转专业这样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他考虑清楚,准备充分,有自己的明确规划,自然也就感受到转专业带来的种种快乐,减少了因为转专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不少盲目跟风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种提醒。
帮助学生
规划人生
“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在大学四年的本科教育中,学校为学生设置了三次转专业的机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陈光亭介绍。
第一次是在大学一年级,学习成绩在本专业前30%的学生,有资格在全校范围内申请转专业;第二次是二年级末,成绩在本专业前30%的学生,可以在专业大类中转专业,比如工科的学生可以任选其中的某一专业;第三次是大三期间,成绩在本专业前30%的学生可以在本学院里转专业。
“大一是学生转专业人数最多的年级。大二期间,转专业的人数明显下降,可供选择的范围也在缩小。大三期间,只有个别学生申请转专业了。”
陈光亭发现,学校这几年开展的转专业工作,让一部分因高考填报志愿不慎而“入错行”的学生兴奋不已,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校园里做学问的氛围日渐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