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不同的投档方式和不同的志愿表的结构,我想同学们在选择志愿的时候的技术处理方式也会略有不同。您在下面的时间当中给大家就处理方式的不同来谈一谈您的观点。
杨怀珠:因为志愿的填报与投档方式是密切相关的。同时,与志愿表的结构也是密切相关的。因为志愿表的结构又是与各个批次的划分是紧密相连的。所以,不同的投档方式、不同的志愿表结构来选择志愿的时候,技术处理方式也是不同的。
一,部分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方式的原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小平行方式。
首先,由于此种情况第一志愿是按照志愿优先方式投档,我们上次都说过。第一志愿的录取率,第一批是高达95%以上,第二批也高达80%以上。关键是选好第一志愿,一定要准确定义好第一志愿,宁愿第一志愿选低一点、保守一点,也不要第一志愿失误。
第二,后续志愿与参考志愿之间不存在批次关系,有批次也没用,后续参考志愿必须选择经过你预测之后有可能出现第一志愿报考人数少于招生计划的人数。
第三,各批次第一志愿之间必须拉开梯度。例如:第二批第一志愿院校录取线一定要低于第一批第一志愿院校录取线5—15分。对于第一、第二批又细分为A类与B类的省市,则第一批B类第一志愿院校录取线一定要低于第一批A类第一志愿院校录取线,第二批A类第一志愿院校录取线一定要低于第一批B类第一志愿院校录取线,第二批B类第一志愿院校录取线一定要低于第二批A类第一志愿院校录取线。
2,完全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方式的选择(大平行方式)。
对于完全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应该以考生的成绩定位为基准,第一志愿可适当提高院校档次,各后续志愿可依次降低院校档次(即院校录取线),各志愿之间必须要依次递减并形成梯度。特别是最后一个院校志愿,也是该批次中考生最后一次选择机会,一定要保证录取!
对于大平行志愿投档方式的省、市考生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完全类似于小平行投档方式的情况。各批次第一志愿之间必须拉开梯度,依次递减。
第二,同一个批次内第一、第二、第三等后续志愿之间必须要拉开梯度,依次递减。所以,小平行投档方式中各平行志愿关系完全不同,选择第一志愿缺档的院校,而且一定要形成梯度。
另外,在大平行投档方式中,各体制院校之间要保持合理衔接,即第二批第一支援院校录取线要低于第一批最后志愿院校录取线,不能形成断档。
主持人:我们在接下来的时间当中再来看一下大家很关心的一个问题,各种方式的优缺点和知分填报志愿过程当中大家的注意事项应该有哪些?
杨怀珠:因为各种投档方式和志愿者结构不同,填报志愿的方式也不同,但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各种方式都有它的优缺点,所以我们来看一下。
第一,各种方式优缺点。
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有两个敏感话题:第一,录取的投档方式,我们知道志愿优先、分数优先,还有部分平行方式,也就是小平行方式。
第二,填报志愿的时间段是考前填,还是考后估分填,还是知分填,到底哪个好?这是这几年考生讨论最多的话题。实际上世界上从来不存在最好的方式,哪种方式都有优缺点,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我们要以高考成绩统计分布和录取数据的科学分析为依据,本着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为前提,无论哪种方式都可以把风险降最到低,最大限度发挥个人的优势,达到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