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尚说起
天下哪有人不爱美。同样,在追求美的同时也在制造时尚。
歌曲是一种能表达人的心情的东西,用这种方法表达自己的心情,是非常好的。歌曲还可以让人在心情复杂或心里难受时,听几首节奏快的歌,也能使心情慢慢变好。可现在有的学生也盲目地追求流行音乐,那也是不好的。这也会使学生们分心,建议学生还是少听为妙。
第二个是发型,从当年的学生头,到流行男人婆,又转到如今的女人味。每天人们的行为在变、思想在变、发型同样在变,如今女孩飘逸的长发似乎成了男孩们追求的标准。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也许就是女孩发梢上丝丝香味才让千千万万的英雄,宁愿放弃江山,也要和心爱的人共度一生。可现在的学生也慢慢开始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也要去染发、打耳洞……这样是不对的,学生还是朴实点好,要知道小孩就是小孩,永远和大人有区别,所以染发适合大人,而不是学生。
第三是衣着,衣着不单是外表美,也能体现时尚的和人们性格的东西。衣着从古到今也一直在变,从当初的列宁装,到色泽鲜艳的唐装,又变换到今天的穿出自我穿出性格的休闲装。如果说哪种衣着最正统:那要算唐装。如果说哪种衣着最朴实:那就是列宁装。如果说哪种衣着最时尚:那就是又时尚又流行的休闲装了。我也同样是一个向往时尚的女孩,在衣服穿着方面,也想穿流行时尚的衣服,可我还小,有些衣服也不适合我。但我还好,没强迫妈妈买过分时尚的衣服给我。可是,我没有,那别人呢?其他和我一样的学生可能就向妈妈要漂亮的衣服,可这样也要适可而止的。
时尚可以追求,但也要留神——可不要“中毒”太深。
应用与创新
另类语文是对经典的亵渎
孔乙己是因为偷光盘而被打断了腿;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因为开价太高才卖不出去;《背影》中的老父亲是因为懒得走路才从铁轨上爬过去,还被“红袖章”抓住罚了款;《一件小事》中的车夫是因为垂涎过路女子的美色才特意把她绊倒……这类令人哭笑不得的“另类语文”,最近竟受到许多中小学生的追捧,中小学生模仿此类文章改写课本更是已成“时尚”。
经典是一个民族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价值,是心灵的滋养,是精神的升华,是文化的深厚积淀。而“另类语文”,实际就是对经典的低俗化加工,借用经典的名气,追求商业炒作和市场卖点。当这种“低俗”和教育结合到一起时,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来说,无疑是危险的。“另类语文”让经典课文建立在人间真情基础上的阅读美感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笑话式的、嬉皮笑脸的、完全低级趣味的“无厘头”,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作用已经被无情地瓦解。不仅如此,倘若“另类语文”中很不规范的词句成为学生的常用语,还非常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不利于学生对汉语言知识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