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2021高考作文 > 高考作文素材 > 正文

临考冲刺:2011高考作文热点话题及素材(9)

2011高考于6月7-9日举行,考试吧整理“2011高考作文热点话题及素材”供广大考生冲刺使用。预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三 莫让“拆迁”抹去城市的文化记忆

  材料一:2011年2月28日傍晚,随着最后一班载客的过江索道到达终点站,29岁零两个月的嘉陵江索道,终于和山城重庆告别。

  索道运营的最后一天,1.2万人带着对嘉陵江索道的记忆、怀念、体验等各种心情,来到索道运营处,买上一张票,从此岸驶向彼岸,以这种方式和这位老朋友说再见。坐索道的乘客,多数都是带着对索道的特殊感情来的。在嘉陵江索道站台的一面墙上,很多乘客用贴纸写上了自己对索道的怀念,然后一张一张地贴上墙。其中一名市民表示:“生在江边,长在江边的人,怎么能对索道没有感情呢?”还有市民建议,修建交通历史博物馆,把告别城市舞台的电车、缆车、车渡等都纳入其中,供大家追寻山城的回忆。

  材料二:2010年5月24日,青岛老舍故居修复工程竣工,同时全国首家以文学名著命名的专题性博物馆“骆驼祥子”博物馆落成并开馆。

  实际上,这幢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欧式小楼一直以来都有人居住。陈先生便自幼生活在这里,他对这座小楼充满了感情。1981年,老舍夫人胡絜青和长女舒济来此访旧,他才知道这里曾是老舍故居。对于搬迁,陈先生和邻居们的心情都十分复杂:“我们都很赞同政府这个决定,个人都作出了牺牲,可这是为了国家,为了这座城市。如果是房地产开发,而不是恢复老舍旧居,我们是绝不会同意迁出去的。”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青岛市政府和市民的努力,让这座建筑拥有了尊严。现在很多城市都在打造城市文化,但方法不一,有些是大剧场、大图书馆,其实城市更应该去发掘自己的文化底蕴,并且加以保护。”而如果我们再不控制一下推土机的方向和速度,我们在书写当代的城市建筑史时,会不会尴尬地发现:我们面对的只是一部城市“拆迁”史。

  材料三:2010年10月21日,南京宣布将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建立属于南京的DNA基因库,将保存南京2 000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对此,南京市长季建业表示,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血脉相连、代代相传的文脉,这个文脉就是每个城市自己的DNA,也是自己的“城市故事”。南京是一座拥有2 500年建城史、4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古城,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大量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建筑艺术、文物艺术等,也拥有大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这2 000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南京不可或缺的财富,一定要保护起来。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先人。”

  城 市

  悲 歌

  ⊙ 雷阳雪

  酒绿灯红,车水马龙——城市,注定与繁华共生。然而,当北京的古城墙转眼成灰,当重庆的索道成为山城人的记忆,是否会有人呐喊:繁华,成了城市与文化了断的利刃!城市正唱着一曲悲歌,一曲找寻根基的悲歌。

  城市的外衣,是没有温度的,只有钢筋水泥,只有纷扰的噪音。然而,因为涌入了代代更替的人群,因为有了时间凿下的痕迹,城市的心变得温暖起来,开出了繁花朵朵。我们的祖先是伟大的,从南向北,从人文到地理,为子孙留下了数不尽的财富。抚过兵马俑,才能感知一个朝代的兴衰荣辱;走过四合院,才会理解北京的味道;划过西塘,才能体会东方明珠由内而外的魅力。一个真正的城市,有其特有的标志,而这些标志不仅是文化,更是一种责任——我们,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分子,完全有理由,有义务去传播与传承!

  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尽到这一光荣的责任。相反,贪婪的人却将这些文化通通变成了肮脏的金钱。所谓的开发,不过是将城市最具意义的建筑变为摩天大楼,然后以世俗的眼光对其大肆吹捧;所谓的资源利用,不过是将一群群古迹变成废墟,然后装潢为城市的“象征”。我知道,许许多多的人走进圆明园的废墟时都悲愤不已,看到敦煌古籍的灰烬时都扼腕叹息。可是为什么,当我们看到那些还能挽回的古迹被碾碎在挖土机下时,却无动于衷?如果这就是爱国,如果这就是良知,那我不得不说,我们的良知与责任成了作秀,毫无诚意可言!

  真正的良知,真正的责任,应该像朱丽娅·希尔一样,为了保护一棵红杉树免遭厄运,在树上生活了738天;应该像青岛政府一样,将老舍故居修复并成立专题博物馆;更应该像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的一样,去发掘自己城市的文化底蕴,并且加以保护。这种保护是良知与责任的共同体现,我们去任何一个城市,都能望见高楼,都能乘坐地铁,都能体验霓虹闪烁,然而那些小桥流水,那些古风古韵,我们去哪里找寻?我们需要的,难道是繁华的一个又一个翻版?不,我们需要民族文化,我们需要自己的记号,宁做最独特的玉石,不做满天繁星中的一颗。

  城市在哭泣,在悲歌,我们真的没有听见吗?不,我相信并非所有的人都有麻木的心,我相信经典在人们心中永远不会拆迁,那是一座丰碑,丰碑是不倒的!面对北京日新月异的变化,舒乙先生说,如果绝大部分的胡同和四合院都消逝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高楼大厦,还能找到北京三千多年建城史和一千多年建都史吗?是啊,当一座城市的根被活生生地拔掉,这样的城市还具有生命吗?充其量只是一座繁华的躯壳!

  一曲悲歌,在古迹的灰烬中唱出,在空虚的城市回响,一个“拆”字,拆下了几代人的回忆,丢弃了几千年传承的责任,我们的良知应该苏醒,在感叹痛心后,更应用行动,带着满满的责任,肩并肩站成一座围墙,守住那些过去的记忆。

  点评

  本文妙用拟人,让人倍感亲切。城市有心,她在哭泣,在悲歌,形象地表达出拆迁带给城市的巨大伤害。立意有深度,见解不凡。作者理性思考时下的“开发”“资源利用”,透过现象,抓住了本质。城市文化被毁的背后是利欲熏心,折射出人们良知与责任的缺失。披情入文,情感真挚。面对城市文化被破坏痛心疾首,真切呐喊,要让良知苏醒,要用行动守护那过去的记忆。

  四 陈光标台湾高调行善引争议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2011年春节,大陆“首善”陈光标率领50余位大陆企业家赴台行善,捐出新台币5亿元(约合人民币1.12亿元),为台湾低收入户及弱势族群寒冬送暖。然而,由于陈光标行善风格与方式过于高调,在台湾引发了巨大争议。尽管如此,陈光标在台湾所到之处,仍然到处都有人拦路陈情,希望领个大红包。对于这种现象,各界评论不一,有评论称其太过高调显得伪善,有不尊重受捐者的嫌疑;也有评论说陈光标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一颗拳拳爱心。而陈光标表示,做好事就应该受到表扬,而这种表扬将会引领更多的人投身到慈善事业中来。

  以上材料引起了你哪方面的思考,请将你的观点或看法写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得套作和抄袭。

  高调行善有何不可

  ◆ 高妍宇

  孔老夫子曾对他的弟子子贡说,做了善事就应该被夸赞,并且应该欣然接受夸赞,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去效仿你的善举。

  这话简直说到中国“首善”陈光标的心里去了。

  行善之本在于助人,在于救人,只因善心能够给人带来温暖,能够让人重新回归幸福与甜蜜的生活。然而,尽管“慈善”一词人见人爱,人见人夸,但是慈善之举却并不一定都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于是某些伪慈善者的“嗟,来食”之举,注定要受到所有有尊严有骨气之人的抵制,所谓“人活一口气”嘛。但是,如果慈善者满腹真诚,虔诚呼吁贫困者接受救助,这样的举动看似有悖中华民族谦虚淡泊之优良传统与“做了好事不留名”的雷锋精神,却因真诚可爱而未尝不可。

  善,是传统美德,古有皇帝搭棚施粥,现有各类慈善基金会。强调奉献,强调关怀的慈善之心已经在无形中深深扎根于现代人的心里。但天下之大,我们并不能一味要求人人的行为举动都要一致。正所谓“人上一百,种种色色”,行善方式不同,是不是善心就不一样了,是不是善心就变味了呢?

  一直以来,总听说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既然是善举,为何不能正大光明地让别人知道呢?做了善事隐姓埋名固然能体现出所谓人格的高尚,但做了好事还要生出偷偷摸摸的心理就实在令人无法理解了。从小我们就希望自己能受到表扬,只因为受表扬所带来的关注与榜样效应能助长自己的信心与他人向自己学习的动力,难道做慈善就不是这样了吗?反过来说,若是受到别人的帮助却不知道恩人是谁,于是认为受助理所当然,那“感恩”一词也便失去了其最原始的意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也便会因为其浮于表面的做作与表现而流于空洞了。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大张旗鼓地行善是在践踏受捐者的自尊。其实不然,既然有人响应这种举动,就说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善心与沟通。受捐者并不是弱小者,接受别人的善心会让他们更快地成长,以后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善心轮回,真情不是永远都在上演吗?

  世界有了慈善,才有了在你跌倒后扶起你的那双手,才有了在你最困难的时候,送给你的那一片温暖。当你触摸了那双手,当你接受了那份温暖,你感激的笑容,胜过了三月的春风,不仅温暖了他人,也温暖了自己。

  高调行善,便是一个典型的榜样效应,能唤起更多的爱心。世界本是一片奉献爱心的天地,也应是一片享受爱心的天地。只有付出与回报,彼此都将爱奉献给他人,才能将这炽热的神圣之火传递下去,才能让爱的河流奔腾不息。

  古罗马哲学家说过:“世界本是黑暗的,当人们点燃了爱的火焰,才变得明亮而温暖。”慈善是伟大的,但同时又不是默默无闻的,它需要每一个得到爱的人同时也要感受到爱的存在。

  高调行善,便是在舞动善的旗帜。我相信,这面旗帜会因着更多人的参与而不断被传递,让世界共同演绎爱心的轮回。

  点评

  “行善要高调”,文章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作者由古说到今,指明慈善是中华的传统美德。立论和驳论相结合,着重阐释了低调行善与高调行善的不同,批驳了反对高调行善的错误观点。前一部分,激情飞扬;后一部分,舒卷有致。中间几处引用把论述引入深处,最后再次重申观点,论证有力。

上一页  1 2 

  相关推荐:

  2011高考作文预测、作文素材及指导专题 热点文章

  考试吧推荐:2011高考作文预测十大主题

  考前大预测:2011高考作文预测题目68篇

  最后押题:2011年高考作文11大猜想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zhangyuq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