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风云再起,高考作文又引争议。昨天江苏省文联主席顾浩称,“近年来,江苏高考作文一直在文体上要求‘除诗歌外”,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由于高考作文“诗歌除外”,中学作文课程几乎从不涉猎诗歌。而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钟陵教授表示不许写诗歌的问题在于怕“阅卷难”。
教育界的新闻向来争议不断,层出不穷的新闻的背后是教育迷失的自我。高考作文前不久刚被“学者,专家”爆出“是孩子人生第一次说谎”,现在从斗争的场地又从内容转移到形式上来了。咱们不谈“母亲也是自私的”之类的话题,要改谈诗歌的问题。
说起诗歌,我是第一个感到头痛的,特别是现代诗人写出来的朦胧诗,说实话在咱高中那会儿完全是不知所云,运气好呢,能蒙对点意思,运气不好只好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了。不仅是读诗难,写诗更难。就算是新诗,也绝对不是把一句话断成几句说,或者是几句打油诗那么简单。
而且,阅读的人由于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学识曾程度会有不同的理解,甚至是大相径庭也不以为怪。不管是读新诗还是古体诗,或者是辞,都有一个前提就是要熟知(至少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试问,在人不识,背景不了解的情况下,有几个能真正读懂诗歌?因此高考作文不敢为诗歌开一扇门我觉得有一定道理的。
诗歌的被排斥,其实是反映了我国诗歌人才的紧缺。在现当代,除了朦胧诗可以独树一帜之外,中国诗歌基本上是出于停滞,甚至是倒退阶段。读诗曲高和寡的命运已经日益显见了。没有市场价值的诗歌在学术市场化的今天是很难有立锥之地的,看看现在文坛,又少称得上名作的诗歌?基本上是没有。
要想真正的好诗歌能脱颖而出,我们需要每位作文的阅卷老师都有相当的诗歌造诣,这在今天看来似乎是不太可能的。即便是主修诗歌的研究生,博士生,也没有谁敢拍着胸脯说他们能写出好诗来。
这个时候,我最担心的就是发生“读不懂便是好诗”的推断,如果将朦胧派发展成“抽象派”甚至是“非主流派”,那么究竟怎么给分,怎么评价?
现代诗的遭遇都是这样,更不要说什么七律,五绝之类的古体诗了,辞的地位就更难堪了,诗歌的悲剧不是一条规定简单造成的。规矩只是个形式,无法束缚向往诗歌纯洁的心,但是现在真是由于缺乏了读诗,写诗的那种平静的心,在浮躁之中要想写出学什么好诗,有可能吗?
即便是我们把这条规定去除了,诗歌重现卷面,那么真能如盛唐时期那样选拔出优秀人才吗?我甚为担心。诗歌的悲剧绝不是高考造成的,高考也是顺应大势,见风使舵。如今的诗还有多少称得上够品位?少之又少。像这样一个无视诗歌的时代,“伪诗歌”的生产年代,我已经不再读诗。
相关推荐:深度探讨:高考作文“精致化”的背 后是什么?中国青年报:大学生的无奈青春 怎样的不由自主
话题时评:被标准化答案捆绑的高考文化思维
·最燃高中老师杨幼萍鸡汤文:《人生很贵,请别浪费》 (2017-8-29 18:29:30)
·社会热评:重奖状元不如精准帮扶贫困生 (2017-8-24 18:25:18)
·五大关键词解读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2017-8-23 18:42:06)
·山东:150分以上高考落榜生还可注册入学 (2017-8-23 18:28:06)
·锐评:对“篡改高考志愿案”犯罪者必须严惩 (2016-8-18 11:56:43)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