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2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考动态 > 北京 > 正文

外地生北京坎坷求学12年 打回原籍难圆大学梦

来源:法制晚报 2009-12-7 17:49:27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在京生活12年,从5岁便走上了坎坷求学路,阴差阳错至今户口仍在广东老家,面临赶回原籍大学之梦恐难圆。

  9月,就在北京的高三学子开始备战高考时,19岁的小睿(化名)面临离开生活了12年的北京,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去备考。

  小睿就读于北师大第三附属中学,他学习成绩稳定,目标是考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后做一名警察。不过小睿的户籍在广东,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

  据小睿的母亲林明燕女士说,从在北京上幼儿园开始,小睿的求学路就坎坎坷坷。

  升学人物档案

  姓名:小睿(化名)

  性别:男 年龄:19岁就读学校:北师大第三附属中学升学方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为上小学跑了20余校才当上“借读生”

  1995年5月,林女士和丈夫离开广东汕头的老家,来到北京准备开创新的事业。同年10月,5岁的小睿也被父母接到北京,“孩子接过来解了我们的相思之苦,再就是想让他接受北京的优质教育。”

  由于没有北京户口,当时几乎所有的公立幼儿园都不愿接收小睿,入园的想法只得作罢。

  想到上幼儿园就如此之难,林女士开始替儿子上小学未雨绸缪。

  两年间,林女士带着小睿跑了20余所小学,“老师们听说是外地孩子,都不愿收。”最后,双榆树中心小学一位年级主任在听说了林女士母子的遭遇后,出于同情答应了让小睿前来面试。“好在孩子争气,面试通过了。”林女士说。

  1997年,小睿终于踏进了北京的小学课堂。然而,没有北京户口的他只能在学校“借读”,除了一次性赞助学校3万元外,每学期还要交1000元的借读费。小学六年下来,小睿比北京籍同学多花4万余元。

  老家念初一自己觉得是场“噩梦”

  2003年,已经六年级的小睿马上面临小升初的关键阶段,新的问题随之而来。一直在小学“借读”的他由于没有学籍,也就不能被北京任何一个学区的中学接收。

  无奈之下,林女士只得送儿子回老家读六年级下半学期。

  不负众望,小睿通过努力考上了当地一所中上等的初中,松了一口气的林女士刚回到北京恢复工作,然而,儿子的电话、老师的电话就接踵而来。

  “他天天在电话里跟我哭,说听不懂老师讲课,老师也打电话说孩子跟不上,劝我把他带回北京。”林女士说。

  现在小睿回忆起来,在老家念初一的经历仍是一场“噩梦”。

  老师操着当地方言讲课,让听惯普通话的小睿如听“天书”,语言障碍也使他很难融入同学圈子。再加上迥异于北京的气候、饮食,远离父母的寂寞难耐,小睿“觉得自己一天都不想在那儿待下去了”。

  无奈之下,林女士将小睿接回北京,在接受了3万元赞助费和每学期2000元借读费的条件后,小睿在北航附中继续初中阶段的学习。

  2006年,凭借中考新政,小睿顺利考上了北师大第三附属中学。

  考试临近与京籍户口擦肩而过

  林女士知道,户口问题一天不解决,小睿在北京的求学之路就不会平坦。

  此时,林女士已与丈夫离婚,并于2005年再婚。由于林女士的现任丈夫具有北京户口,按相关政策,小睿可以投靠继父的方式取得北京户口。眼看困扰儿子多年的户口问题即将迎刃而解,林女士“感觉看到他(小睿)未来的希望!”

  林女士来到户籍部门,为小睿申请投靠继父,却被户籍部门拒绝。原因是,林女士和现任丈夫已为两人婚后生育的“老二”办理北京户口,作为“老大”的小睿就不再符合投靠继父的条件,因而无法落户。

  “晴天霹雳!”林女士形容自己当时的感觉,“应该让老二等等,先给老大落户。”阴差阳错的过程,让小睿与北京户口擦肩而过。而此时,高考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

  随后,林女士便开始向教委、公安等部门反映情况,整日奔波于各个部门之间,“能想的办法都想了,能联系的地方都联系了,没用!”林女士说。

  为了不影响儿子的情绪,林女士一直没说出不能在北京高考的实情,“怕孩子受不了,连打电话都得背着他。”最终纸包不住火,小睿还是得知了残酷的现实,“从那以后,连着一周他都没出门,躺在床上一直睡,谁也不理。”

  心情大乱公安大学梦不好圆

  眼看已近年底,林女士一直在给教育、公安等部门写信,却始终没有下文。不忍心看着母亲为自己留京高考而奔波,小睿下决心回广东高考。

  但回乡高考之路也是困难重重:要参加广东高考先要参加该省会考,要拿到高中毕业证又要参加北京会考,而这两个考试的时间重合,小睿分身乏术。

  就在左右为难之时,却发现已经错过了广东省高考报名时间。“今年回去考是没戏了,留在北京考也没什么指望,恐怕只有复读了!”林女士说。

  面对这种情况,林女士显得十分无力,而小睿反复的情绪波动更是让她心急如焚,“什么都不敢跟他说,但他好像都明白。”

  看着儿子一天天消沉下去,林女士心急如焚,她也想过其他出路,第一条就是出国留学。然而出国所需的庞大费用,对于经济拮据的林女士一家来说,是难以承受的负担。

  再就是等待林女士年满45岁后,申请投靠现任丈夫,将自己的户口转入北京。届时小睿便可以投靠母亲的方式在京落户。“我今年42岁,孩子可等不起三年啊!”最后就只有回老家复读,待明年报名参加当地高考。

  如此,小睿要在短短一年时间内,重新学习当地三年的高中教材,以适应考试要求,“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就算小睿勉强参加高考,成绩很可能会一落千丈,原本考取公安大学的梦想将难以实现。

  至今不悔希望将来路好走

  没有北京户口,要回12年未曾生活过的老家高考;没有广东学籍,不能被正规学校接收,复读也要花重金在私立学校就读。

  小睿在北京生活学习了12年之后,面对着这样的困境,他说自己走到现在不后悔,“因为选择了北京。”但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与自己有着相同经历的孩子,能有更好的路可以走。

  相关推荐:深度探讨:高考作文“精致化”的背后是什么?
       中国青年报:大学生的无奈青春 怎样的不由自主
      话题时评:被标准化答案捆绑的高考文化思维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liujun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