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2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考热评 > 全部 > 正文

须防“掐尖”式的校长推荐制向中小学蔓延

来源:京华时报 2009-12-9 18:56:46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39所中学校长向北大推荐的90名优秀学生已通过上周的公示,他们将成为北大今年自主招生的首批受益者。由于是实施中学校长推荐制的第一年,在公众的强烈关注下,在被推荐的学生中没有众人期盼的偏才怪才,也没有出现作弊、弄虚作假等腐败现象。但是从媒体和网民在整个过程的争论中,可以发现推荐制仍有许多需要完善和反思的地方。

  从来北大无小事,作为中国的顶级学府,北大的一举一动乃至于一项新的举措,对于国内其他高校都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而对处于大学教育上游端的中小学教育教学产生的巨大影响,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之全身。

  北大的中学校长推荐制也不例外,对于取得了北大推荐资质的来自13个省的39所中学来说,这种权利无疑意味着巨大的资源,将成为他们吸引优秀生源和获取教育资源的招牌。但是被媒体称之为“掐尖”式的推荐制,可能会造成教育资源的进一步不均衡,成为加剧择校等现象的推手。实际上,这39所中学无疑都是当地最好的中学之一,而具有推荐资质只会让更多家长和学生趋之若鹜,挤破头想进入这些学校。而如果这些中学在自己的招生过程中,像北大一样,利用推荐资质这一优势或者特权,采用类似推荐制的方式,按照自己的标准来“掐尖”,选取最优秀的学生,这样一来将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好学生只在小范围内流动,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将无从谈起,对中学教育改革将造成很大的损伤。

  改革就是各利益集团的博弈和利益再分配,目前我国大学之间在教学水平和毕业生求职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是,不同省份之间、城乡之间,中学教育水平的差距可能更大。在目前我国中学教学唯高考之马首是瞻的情况下,大学招生制度改革对中学教育的影响,可能比在中学中强推某项改革措施更有效。要实现教育均衡,除了要平衡各中学的教育资源,在大学招生上也应该予以体现。

  中学校长推荐制是一项不完善的制度,还远不能作为样板来推开,对其可能引发的问题也应该及早引起关注,未雨绸缪予以完善,防止其弊端发酵滋长,最终损害改革的推进。从目前舆论争论和分析来看,北大的推荐制应考虑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的问题。试想一下,在北大招生中,如能在公开透明的运作程序下对老少边穷地区的考生予以照顾,可能也不会引起像今年这样强烈的舆论反弹。同时,如果没有配套的中小学教育体制改革,北大的招生改革也很可能无法在教育的公平和效率之间达成平衡。因此,如何防止“掐尖”式的推荐制向中学和小学蔓延,防止推荐资质成为稀缺资源和特权,更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是教育部门更应该关注的根本问题。

  相关推荐:深度探讨:高考作文“精致化”的背后是什么?
       中国青年报:大学生的无奈青春 怎样的不由自主
      话题时评:被标准化答案捆绑的高考文化思维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liujun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