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政治 > 高考政治模拟试题 > 正文

2016年高考政治备考:模拟试题及答案(1)

来源:考试吧 2015-9-2 10:33:04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2016年高考政治备考:模拟试题及答案,更多2016高考备考资料、2016高考经验、2016高考作文等信息,请关注考试吧高考网或“566高考”微信公众号获取!
第 1 页:试题部分
第 3 页: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绘画中蕴含了很多对比和冲突;不懂辩证法的画家,是创造不出好的作品的。”这说明(  )

  A. 哲学是“科学之母”,是“科学之科学”

  B. 哲学的发展要以具体科学的进步为基础

  C.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和反思

  D.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哲人说:“给我宁静吧,让我接受不能改变的,给我勇气吧,让我去改变我能改变的,给我智慧吧,让我分辨出什么是我能改变的,什么是我不能改变的。”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哲学可为生活提供指导 ④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A 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②④

  3.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 )

  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 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先知后行重在知 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4. 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  )

  A.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 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 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5.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

  A. “沧海桑田”与“断章取义” B. “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

  C. “形谢神灭”与“理生万物” D. “削足适履”与“指鹿为马”

  6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因此,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与之相对立的观点(  )

  A. 物是观念的集合     B. 吾心便是宇宙

  C. 天地为万物之本 D. 存在就是被感知

  7. 赫拉克利特指出,“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熄灭。”这是一种(  )

  A.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B. 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统一的观点

  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客观唯心主义与辩证法相统一的观点

  8. 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 ③→④→②    B. ②→③→④ C. ③→②→④ D. ②→①→③

  9.某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表明( )

  ①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 细胞学说 B.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C. 生物进化论 D. 德国古典哲学

  11.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是因为坚持了(  )

  A. 矛盾观点 B. 实践观点 C. 物质观点 D. 群众观点

  12.中国的先哲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构成。到了19世纪,人们认为世界的最基本成分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100个左右的元素。现在人们认为最基本的是夸克、电子等。由此可见:( )

  ①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 ②具体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

  ③真理的价值要到实践中才能实现 ④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

  A. 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B. 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C. 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 D. 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

  14.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 )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④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有一副对联,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与这副对联所蕴含的哲理不一致的是(  )

  A. 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B. 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C.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D.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16.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伟大设计》中表示“宇宙并非上帝所造,现代科学可以解释宇宙的起源”。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

  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人类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③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④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A. ①② B.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7.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的这一观点(  )

  A. 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会导致诡辩论 B. 正确地阐明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C. 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会导致不可知论 D. 承认了运动是物质的实际承担者

  1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认定证人证言,可以通过对证人的智力状况、品德、知识、经验、法律意识和专业技能等的综合分析作出判断。”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 )

  A.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B.意识是主观的也是不真实的

  C.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19.为什么有人唱歌不着调?研究表明,音调的处理一般是由大脑右颞区控制的(此区域有区分旋律、音调及间隔信息的功能),正常的次级听觉皮层会处理音调的变化并操控正确的语音语调。而最近的节奏分辨的试验提示,双颞区和神经运动区的互联动缺乏极可能是致使先天或后天失歌症产生的重要原因。这说明(  )

  A. 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B.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

  D.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20.2014年8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看望青奥会志愿者代表时,勉励大家更好地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汇聚起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之所以要大力弘扬志愿者精神,是因为(  )

  A. 意识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

  B. 人的情绪是无目的的本能的心理活动

  C. 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D. 高昂的精神能够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21.在“微时代”,网络与现实两个舆论场的分野一直与微博、微信的发展相伴而行。品读《荀子·大略》:流丸止于瓯臾(读ōu yú),意为流言止于智者。下列关于“流言止于智者”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流言在德高望重者面前会不攻自破 B. 智慧是检验流言正确性的重要标准

  C. 智者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D. 智者善于透过事物现象把握其本质

  22.下列属于意识能动性的有( )

  A、人口结构变化、老龄化趋势导致储蓄、消费结构变化

  B、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理论推动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发展

  C、面临低碳经济的冲击,全球资源、能源需求将趋于减少

  D、国际经济秩序处于新的转型期,全球经济的复杂性上升

  23.与一些地方整齐划一的“新农村”不同,某地依据独特的地理优势,房屋依地势而建,村外群山环绕,村内阡陌交通,村民往来耕作,一派自然古风。一村一意境,一户一禅声,火了经济,热了精神。材料表明(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从实际出发的前提条件

  ②从实际出发是做好本地工作的基本要求

  ③必须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A. ①④ B.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24.漫画《塑造》所蕴含的哲理是( )

  A.认识的对象具有多重属性

  B、认识受主体自身状况的影响

  C、意识是移入人脑的客观存在

  D、意识足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25.下列名言警句中体现相近哲理的是( )

  ①为学之实,固在践履 ②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③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④物有甘苦,尝之者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6.“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诗句表明( )

  A.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B.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7.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与之相关的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接踵而至,人类居住环境承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由此在融合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基础上,形成了人类环境学。这表明实践是( )

  A、认识的重要来源 B、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类认识的目的 D、检验认识的标准

  28. 古人削桐为琴,纳万物之声,琴音松沉旷远,能让人雪燥静心,琴乐洁净清澈,能让人感发心志,升华心灵意境,古琴名曲《流水》表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被录入特制唱片,搭载美国太空飞船向茫茫宇宙转达人类智慧和文明.关于古琴艺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琴乐感发心志,体现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

  ②琴音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听琴者的情感体验

  ③欣赏古琴音乐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④古琴制作,琴曲创作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9.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韵》理解正确的是( )

  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

  ②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

  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0.中国的先哲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构成。到了19世纪,人们认为世界的最基本成分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100个左右的元素。现在人们认为最基本的是夸克、电子等。由此可见( )

  ①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 ②具体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

  ③真理的价值要到实践中才能实现 ④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1.人类在享受机器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担心某一天机器人会在智能上超越人类,就像科幻电影中所描绘的:人被机器人关在“动物园”中,供机器人观赏。科幻电影表达的这种观念( )

  A.否认了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B.证实了机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C.说明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D.体现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过程

  32.毛泽东说“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得到方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矛盾分析法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②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③唯物辩证法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体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矛盾转化的必要条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3.现行GDP核算体系,不能反映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损失和自然资源的耗费。最近,环保部------绿色GDP2.0核算体系的研究工作,并确定明年进行新核算体系试点。这一举动表明( )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关注"566高考"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2015录取信息!

1 2 3 下一页

  编辑推荐:

  2016年江苏高考语文专题训练汇总

  全国24省市2016年高考将使用全国卷

  2016年高考备考:地理练习题汇总

  2016年高考作文十大“作死”的现象盘点

  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专项练习及答案汇总

  2016年高考生必看:每月高考大事备忘录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songxiaox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