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真题及答案 ※ 关注微信对答案 ※ 直播解析
2016年高考今天(6月7日)拉开帷幕,在首场开考的语文试卷中,作文题再次引发广泛关注。而回顾近39年来的高考,作文不仅仅是高考的一部分,更像是一个窗口,投射出厚重的历史风貌与特色的时代剪影,与每个人或多或少地与产生关联。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选取北京、上海、广东为代表,整理这三个省份高考自主命题后的语文作文题目,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变迁。
省份自主命题历史悠久,题型不定互相穿插
上海作为高考改革的先锋,在1985首次自主命题,要求考生以“知足/不知足常乐”为题写一篇议论文。随后,2001年,北京市关于“规则”的话题作文,成为其自主命题后首秀。广东省则在2004年首次自主命题时,除明确表述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写作外,还增加一则《郁离子 冯妇》中记载的故事作为材料。
纵观三地数以十记的自主命题历史,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形式在各年份均有分布,总体数量上看,命题作文颇受青睐。以北京市为例,15年中,共有9次明确写出“以xx为题”或“关于xx自选角度”的字眼,占比60%。
近些年,结合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特色的“新材料作文”异军突起,成为出卷者的宠儿。
例如,北京2015年作文先给出材料“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再要求考生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就是此类作文题的典型。
其实很早之前,广东省就对这类题型“颇为偏爱”,从2004年开始连续8年,除却2008年,其他年份都采用这种形式。如今多地接连回归“新材料作文”,似乎有些“老元素,重流行”的味道。
整体风格中规中矩,北京曾允许写诗歌
整体上,无论是命题,还是材料,京沪粤三地的高考语文作文都少有深奥难懂、刁钻晦涩的内容,命题以稳为主,力求让大多数考生可以“读懂题目,有料可写”。其他方面,对考生的限制主要体现在文体必须排除诗歌、作文字数不低于800字。
但也有例外。
在2015年,北京卷作文首次允许考生可以选择诗歌文体,作为接触文体限制的一次探索。
其他内容方面,2007年,北京卷要求考生根据对“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这两句诗的体会,写一篇文章。如此诗意而又随性的要求,让不少人觉得无从下笔。
尤为印象深刻的是在2009年,同样是北京卷,直接截取《隐形的翅膀》中的歌词作为材料,要求考生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为题作文。在歌手张韶涵凭借此曲亮相当年央视春晚、北京大学时任校长许智宏献唱此曲勉励师生之后,全民励志歌曲《隐形的翅膀》再次引爆话题。大家惊呼出卷人“紧跟潮流”,原唱张韶涵接受采访时连连表示“非常荣幸”。
三地命题各有特色,学生思辨能力很重要
在高考语文作文题的立意方面,京沪粤三地有明显的风格差异。
北京作文题往往生活气息浓厚,鼓励学生结合想象与实际。如2014年“北京的老规矩”,要求考生在传统与现代的更迭之中有自己的思考;2013年“爱迪生如何看待手机”,则以发展迅猛的科技作为现实背景进行反思。
上海与广东的题目则常带有深厚的哲学思辨。
早在2005年,上海作文题目别出心裁地遴选三个"镜头”:武侠小说、流行歌曲、广告,体现时下风行元素,要求学生对当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辨析。2008年,上海命题作文《他们》,引导学生走出个体和小我,学会关注他人和社会。当年满分作文《他们》惊艳众人,被众多专家普遍赞赏。该文章以朴实的文字聚焦农民工二代,真实描绘其生存状态,文末“他们,终将成为我们”的点睛之笔,至今仍被广泛引用转载。
2013年上海卷“更重要的事”与2015年广东卷“从不同的途径感知自然”,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辩证地看待问题。但整体上来说,都是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和生活感受,在行文中体现出对于一些现象的思考。
【广东卷高考作文题汇总2004—2015】
2015年:不同途径感知自然
看天光云彩,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缺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性、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2014年:胶片与数码时代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退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用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2013年:富翁捐款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者几个家庭的出镜,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相关推荐:
2016高考答案 | 2016高考真题 | 关注微信对答案 | 2016高考作文
·2021年高考北京卷作文深度点评与范文(1) (2021-6-8 19:34:13)
·2021高考作文:全国八套卷都强调了青年责任与担当 (2021-6-8 10:21:43)
·2021年高考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怎么写? (2021-6-8 8:49:05)
·2021高考新高考Ⅱ卷作文:从三个维度入手写好"人" (2021-6-7 18:57:46)
·2021年高考语文作文解析来了 (2021-6-7 16:29:25)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