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真题答案 ※ 微信对答案 ※ 成绩查询
6月8日上午11点半,高考文综、理综考试结束,日坛中学考点的考生开始陆续走出考场。考生普遍反映,文综试题素材感觉比较熟悉,题型在模拟考试中都有所涉及,选择题做起来甚至觉得比较顺手;理综试题难度跟模拟差别也不是很大。其中,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家宝藏》中亮相的“云梦秦简”等热点话题进入了今年文综试卷;天眼、环境治理等话题进入理综试卷。
传统文化依然是文综亮点
今年文综卷中出现了不少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比如历史卷中第12题,通过“王”字的起源与历史演变,引出中国文字之源甲骨文、以及“仁政”、教化等儒家思想等核心内容,既考查重点知识,也引导学生对中华文化之源进行思考;第37(1)以《史记》为切入点;第41(2)题从紫砂壶制作技艺这一传统文化遗产入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归纳建国后紫砂壶生产历程的特点,使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地理试题部分也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比如第41(1)以广西“坭兴陶文化”为背景,突出表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地理智慧,树立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和对爱国情怀的深切认同。
政治试题在考查“交换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时,试题也从《诗经·卫风》古老的物物交换出发,引导考生从具体的一般的生活情境上升到哲学高度。
理综试卷体现科技发展
今年的理综试题充分展现了我国在科技发展方面的重大突破。比如,物理部分的第24题以中国天眼FAST为背景素材,通过对相关知识的介绍,考查考生通过新情境获取信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考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考生反映在平时复习中曾经接触过这一材料,因此对答题背景感觉比较熟悉。
化学试题部分对此也有充分体现,比如第6题取材于近年来中国重大科技进展;第7题取材于中国化学工作者在绿色化学和催化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第27题取材于太阳能利用研究中基于绿色化学的创新研究思路。
生物部分第29题以在国际权威期刊最新发表的癌症防治研究成果作为试题背景,通过对关键信息的凝练,以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表述,让考生在充分理解题目信息的前提下,提出科学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并展望该研究成果潜在的应用价值。
综合卷试题紧扣时代脉搏
今年的文综、理综试题都不同程度体现了对时代脉搏的把握。比如,改革开放四十年等话题进入了文综试题。上午来自陈经纶中学的一位考生告诉记者,试题表示,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试题要求考生论证变化的生活与不变的初心之间的关系。“以为是考查历史知识,却发现考了哲学,这点还让我挺意外的。”考生介绍。
此外,试题情境紧贴学生生活,从命题情境上来看,有来自身边生活的机票价格、“懒人经济”、“京津冀地区城乡中小学图书流动机制”建议、社区参与 “路见”、“开往春天的列车”,还有反映时代发展的京张高铁的建造、“蓝天保卫战”、人民币国际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们的美好生活、国家经济政治的重大发展等。试题内容涵盖了学生生活的不同领域和不同方面,引导学生“身在校园,心系天下”
[文综试题分析]
政治 引导学生“心系天下”
今年北京卷政治试题中的情境,既有来自身边生活的机票价格、“懒人经济”、“京津冀地区城乡中小学图书流动机制”建议、社区参与“路见”、“开往春天的列车”,也有反映时代发展的京张高铁的建造、“蓝天保卫战”、人民币国际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们的美好生活、国家经济政治的重大发展等。试题内容涵盖了学生生活的不同领域和不同方面,引导学生“身在校园,心系天下”。试题贴近生活,宽广融通,考查考生12年的生活积累,促进学生由解题到解决问题、由做题到做人做事转变。
来自北京教育考试院的专家认为,政治试题贴近社会生活,强调社会实践育人的教育教学导向,引导考生拓宽观察视野,思考社会现实,主动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此外,政治试题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精心选择内涵丰富的素材,增进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认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教育学生成为有国家意识、责任担当、文化自信、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出来。比如,25题通过京张高铁施工过程中攻坚克难的典型事例,让学生真实感受这一超级工程背后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26题以巨幅长卷《长江万里图》的创作为情境,弘扬为祖国河山立传的文化自信。38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主题,围绕人们的美好生活、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政府的积极作为展开思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第33题通过居民运用手机小程序为街道设计和管理献计献策的真实事例,引导学生自觉提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41题第(3)问由紫砂壶的器物之美探究其文化价值,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久魅力。
地理 融入时事热点话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区域发展战略、新型国际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美丽中国、加强铁路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等做出重大部署,今年地理卷命题基于这一背景,精选命题素材。第1至3题聚焦川藏铁路,第40(1)题和41(1)题等素材,与交通强国、区域发展战略密切相关,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第9题围绕乡村建设,体现地理学科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应用,学生关心我国乡村地区的发展变化。第7题涉及二十四节气、第40(1)题以京杭大运河文化带为背景,第41(1)以广西“坭兴陶文化”为背景,突出表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地理智慧,树立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和对爱国情怀的深切认同。
试卷融入时事热点话题,符合贴近时代、贴近贴近社会和学生生活的要求。试题涉及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全域旅游、我国与多米尼加建交、废钢利用、乡村发展等热点事件和话题,使学生充分认识地理学科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其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地理学科的特色之一是地理事物和现象总是与特定区域相联系。题目以不同空间尺度区域为承载体,考查地理学科主干知识,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知识的结构性和关联性,加强对区域认知能力的测评。比如,大尺度区域重点考查学生对区域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5至7题选定全球范围的半球和大洲尺度,涉及北京的位置和有关北京的设问,突出北京符号。第40(1)以介绍京杭运河概要为切入点,引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认知。中等尺度区域旨在考查学生对专题地理要素内容与规律的理解和判断。第5题以国外某流域钢铁企业布局为命题立意。小尺度区域的设定,是兼顾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考查。第9题通过小尺度的村域范围内地物的方位解读,兼顾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考查。鼓励学生在真实地理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今年的试题坚持近年来地理图表制作多样化的基本脉络,设计图表共10幅,比往届试卷有所增加,有效发挥地图作为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功能,注重学生分析地理图表能力的考核。
历史 紫砂壶甲骨文进考题
今年的文综历史卷依然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同时突出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和唯物史观;在题型呈现上,今年的历史试题更为灵活,漫画、寓言、图表均成为考题形式。
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表示,今年的历史试题多角度、多层面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考查。例如第12题,通过“王”字的起源与历史演变,引出中国文字之源甲骨文、以及“仁政”、教化等儒家思想等核心内容,既考查重点知识,也引导学生对中华文化之源进行思考;第37(1)以《史记》为切入点,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开创了绵延两千年的正史写作模式,对塑造民族精神的内核产生深远影响。再比如,第41(2)题从紫砂壶制作技艺这一传统文化遗产入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归纳建国后紫砂壶生产历程的特点,使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此外,今年的历史试题着重考查“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巧妙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加深对中国共产党革命与建设历程的理解,加强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比如,第17题主要考查红色文化,将苏联对中国革命脱离实际的指示与毛泽东等人的革命实践相对比,考查考生对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历程的理解。
微信搜索"考试吧高中资讯" 关注也可获得高考秘籍
相关推荐:
2018高考答案 | 2018高考真题 | 关注微信对答案 | 2018高考作文
·2021年高考其实就考了六个字! (2021-6-9 12:14:34)
·2021高考物理卷有“赛龙舟” 英语卷考“做早餐” (2021-6-9 9:38:08)
·2021年高考命题主要有哪些思路和原则? (2021-6-8 18:07:05)
·考试吧:各科目2021年高考试题答案点评 (2021-6-11 15:26:59)
·各科目2021年高考冲刺复习指南汇总 (2021-5-26 12:08:05)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