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传统文化似乎正走向复兴之路。国学热、历史热,一波接着一波。遗憾的是,这并不等于汉语教育受到了足够重视。不信的话,从刚刚举行的上海六高校自主招生测试,便不难看出某些端倪。
六所高校这次自主招生测试有一共同特点,就是不考语文且偏重英语。这个消息引起不少网民反感。其实,自主招生只是高校招录工作的一项措施,而不是参加自主招生就不用高考了。既然考生仍要参加高考,且一定会考语文,自主招生测试不考语文就不那么难以理解了。如果把高考科目都拿到自主招生考场上折腾一遍,岂不成了高考预演,还有何意义可言?
问题是,如今的自主招生不仅没能实现真正的政策效果,反倒成了一种加分手段,它的笔试还真就像另外一场高考。这样来看,为何偏偏不考语文就让人深思。倘若再拿英语所受“超国语待遇”对比,更不难发现,母语教育(主要指汉语教育)被边缘化实乃不争的事实。比如,一位高校招办老师这么解释:搞学术离不开查阅国外资料,英语不好往往没有前途;不考语文不是因为语文不重要,而是考太多科目会给考生带来负担。言下之意,可以不考语文,但绝对不能不考英语。
重视外语并无不妥,但是我觉得:英语固然很重要,母语教育难道就不重要吗?近年来,各种翻译作品“事故”不断已众所周知,有人就说了,这不光是外语水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有些翻译者连自己的母语都没学好。这也说明,我们的汉语教育是否过关,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轻视母语教育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最近,有人在网上质疑号称权威的CSSCI期刊目录,认为这个国内各高校科研考核与职称评定的“硬标准”,存在严重歧视本国语言学研究与教育的倾向。“CSSCI语言类刊物的排序,排在前五名的刊物,外语专业占了三种。前十名中,外语与语言教学类占了八种。”这更加反映了,当前汉语教育受排挤、遭冷落的现状。
由此不难看出,六高校不考语文错不在自主招生,问题在于国内高校本就普遍轻视、忽略汉语教育。说起来,这又是汉语文化在近代发展中处于弱势,遭遇西方文化不断打压,进而国人丧失文化自我认同感的一个结果。近年来,虽说传统文化日渐受到重视,却仍未能从根本上扭转汉语教育的积弱局面。
回想起,某大学校长居然把“赓续”硬生生弄成了“脊续”,所谓“重振国学”的口号委实令人发噱。无怪乎学贯中西的陆谷孙教授一再要求学生热爱母语:“在学好英语的同时,一定要把汉语作为维系民族精魂的纽带。”是啊,母语凋零,谈何人才培养?
相关推荐:自主招生三校同考 不少考生只能在试卷上留白自主招生变“掐尖考” 成一场尖子生的马拉松
五校自主招生考绕口诗歌 考生读30遍没看懂
·2014年高考备考指南:高三学生如何准备期末考试 (2014-1-2 14:02:10)
·2014自主招生备战:自荐信的写作技巧 (2014-1-2 13:58:13)
·自主招生高校互挖墙脚 部分考生获多校加分 (2011-4-6 15:27:07)
·高校抢生源趋向低龄化 是改革还是抢生源 (2010-3-23 19:15:54)
·中学校长呼吁:自主招生的“门”开得再大些 (2010-3-17 14:02:54)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