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坐落于“天府之国”四川的省会,西南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成都市。校园内树木葱绿,四季花香,环境优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子信息类学科合并创建而成。学校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97年首批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1年,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重点共建电子科技大学的协议,学校进入了国家《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设国内外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的行列。
学校占地4000余亩,设有研究生院和13个学院(部),另有示范性软件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以及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两个独立学院。全校教职工3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900余人,教授325人,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组委员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技基金获得者1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以及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现有各类全日制在读学生25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近9000人。
经过50余年的建设,学校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成为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国家重点建设的多科性大学,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等方面实现了卓有成效的发展。
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39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2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本科专业41个。学校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务院有关部委、四川省和国内大中型企业委托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并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五”期间年度科技经费以26%的速度递增,2007年达到5亿元。50多年来,学校科技成果获国家级奖励43项、部省级奖励599项,发表论文(专著)33299篇(部),申请专利462项。学校在近两届国家教学成果奖的评选中,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四川省教学成果奖44项;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教育部—微软、教育部—IBM精品课程5门,四川省精品课程56门;建成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和国家工科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其中国家工科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基地;电子实验中心和计算机实验中心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还拥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成都)基地;2部教材被教育部确定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53部教材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0部教材在“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中立项。
学校学风优良,“以学生为本,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和国际比赛中成绩斐然:数学建模队在历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4年、2006年分别荣获5个全国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及交叉学科建模竞赛中我校是国内参赛学校中唯一所有参赛队全部获奖的学校;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2005年获全国一等奖和二等奖数名列全国高校第二,2007年名列全国高校第一;学生辩论队获得2004年“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冠军,2005年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大专辩论赛中又夺得冠军;学生艺术团和体育代表队在各种全国竞赛中均取得一系列的优秀成绩。我校学生以素质全面、专业知识扎实、能力强、后劲足等鲜明特点受到了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誉,多年来毕业生就业供不应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美国硅谷……成电学子遍布海内外IT领域。
学校非常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企业保持着密切友好的联系。经常主办国际学术会议,每年都有大批教师赴海外参加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学校还同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高校签署合作培养计划,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申请出国留学,联合培养。
随着全球经济信息化以及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电子科技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跨入新的历史阶段,学校将秉承“团结求实,开拓创新”的精神,抓住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科技强军和西部大开发等国家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重大历史机遇,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电子信息领域“高新技术的源头,创新人才的基地”。